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鸟瞰图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 耿苏者强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支持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公布。
这份纲领性文件仅5000余字,却在新中国成立满70周年、杨凌示范区成立完整走过22年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建设全面推开之际,对将迎来杨凌高质量发展提出全新定位及使命探索。
《意见》列明的“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发展定位之中,亦强调到2025年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为我国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为全省加快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如何实现?《意见》思路可概括为强化产学研融合优势、补齐基础研究能力短板、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和以开放促进国际化创新等。这其中,重点明确要以杨凌为主阵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
“政策东风”,展联合体智库高端智慧 去年,杨凌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获得了来自国家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提升和巩固。
最直观的是,2018年10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简称《批复》),要按照“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定位,直接“点名”杨凌未来发展规划。
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杨凌一直在推动区校一体、融合发展,目的是在杨凌形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特色模式,特别是在良种繁育、生物技术、农业节水、生态修复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更加广泛。
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快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展农业科技前沿研究,力争在旱区小麦、玉米、油菜等品种选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优化培训资源,建设全国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加大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力度,提升其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与有关地市共建现代农业飞地园区,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组建“政产研用”一体化推广联合体,探索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
在一系列布局和政策的支持下,杨凌力争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立得住、叫得响、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模式,以示范引领的新成效真正把《意见》带来的政策用好、用足、用活。
释放“乘数效应”,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杨凌农业科技创新几乎在中国涉农领域中一枝独秀。此番,这也被明确为杨凌未来发展的核心奥义。《意见》提出杨凌五大战略定位之中,摆在首位是高质量发展高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
按照《意见》描绘的蓝图,要着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要着眼培育壮大双创基地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抢占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制高点,加快打造全国农业特色鲜明的自贸试验区;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在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杨凌建设中做好表率、走在前列。
人才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发动机、源动力。目前,杨凌正借助科创中心优势引才落地,以人才大厦启动运营和双创基地建设为契机,以“人才、创新”为双驱动,以建设“人才、创新”双高地为推手,利用产业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汇聚试验区。
科技的创新,需要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的推力。作为“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的先行者,杨凌早在成为区域内人才引进、科技引进名副其实的领头羊。特别是以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与丝路沿线国家在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园区建设、投资贸易等方面合作交流,更将为新杨凌带来同步世界的科技创新技术,为杨凌的发展注入强大推动力。
如今的杨凌,正借助杨凌科创中和自贸区两大国家级发展平台,持续释放政策“乘数效应”,实现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