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霍学喜(右一)查看示范园区甜瓜生长情况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以前,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黄花沟的冬天能吃到的蔬菜,只有大白菜、萝卜、土豆这“老三样”。福海县黄花沟农民巴提马·卡尔巴拉清晰地记得,几年前,每家都要挖深深的地窖,下面存萝卜,土豆,上面铺上大白菜,困难的时候,一年的1/3时间,全家就靠着一千多斤的大白菜过活。
如今,站在杨凌—新疆福海县黄花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巴提马·卡尔巴拉激动地说,那个时候,青椒、芹菜这些现在看起来有些“土气”的蔬菜,在当时都是奢侈品。“之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那时候这些菜比肉卖得贵,春节才舍得吃,其他能有的花样,也就是晒干的豆角和自己做的西红柿酱了。”巴提马·卡尔巴拉说。
高纬度农业示范的“活教材” 2017年,在新疆阿勒泰地区这个地理上的洼地、农业上的高地,杨凌—福海黄花沟现代农业示范园正式开工,这标志着杨凌示范区与福海县携手,共同打造中国高纬度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共同建设世界高纬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扩散中心。
杨凌—福海黄花沟现代农业示范园由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转移中心、新疆博联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研究院、杨凌博联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研究院和福海县共同建设,是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合作建设模式的创新之举。
从共建杨凌—福海黄花沟现代农业示范园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杨凌各方积极协助编制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园区规划方案,大力推动园区建设。同时,根据园区当地条件,帮助筛选引进加工型板栗南瓜、鹰嘴豆、花生、黄花菜、油葵、油菜、红花等农作物新品种16个,协助建立品种试验示范基地1000多亩。目前这些引进的作物品种长势良好,得到各方赞誉。
新疆福海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李胜利说,杨凌—福海黄花沟现代农业示范园,是他们从杨凌引进的新技术,它是一个双弓双膜保温技术,考虑到福海特殊的气候环境,冬天的极寒气候和季节性大风天气,所以引进了双弓双膜保温大棚技术,它在极寒天气下能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通过试验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将要在食用菌、花卉培育上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如今园区里的辣椒、南瓜、西红柿一年365天都有,想吃随时都可以摘。李胜利说,目前园区正在建设“国家杨凌—黄花沟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和“丝路风情小镇”,将努力把“国家杨凌—黄花沟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技术综合展示实验基地。
“丝路农业”优势辐射中亚市场
新疆是我国农业领域的一个特殊区域,完全有能力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农业条件,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期以来跟踪和关注新疆现代农业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霍学喜说,和新疆福海的合作,特别是双弓双膜保温大棚,它里面集成了很多技术,第一是双弓双膜技术有效解决了保温问题,设计也是独特的,它是针对当地恶劣气候高强度设计的,另外就是品种的选配,如无土栽培的技术,实现了水肥药一体化,是一个高度集成的技术,与福海工业园合作,很容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通过‘一带一路’,陕西的很多优势特色农产品不仅走向了哈萨克斯坦,也走向了更广大的国际市场”。霍学喜介绍,在向中亚地区辐射的过程当中,杨凌的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技术在向中亚地区辐射中新疆是一个很重要的中介,因为它的地里位置和农业气候条件极为类似,所以它的研究与开发,试验示范培训与推广形成模式以后更容易向中亚五国地区推广。比如这几年把杨凌的成熟苹果品种推广到吉尔吉斯斯坦,还向哈萨克斯坦建立了标准的小麦示范园、标准的蔬菜基地,帮助他们建立标准化的示范园,说明了“一带一路”可以促进互通互融,有助于建立更加广泛的、开放的、包容的合作领域,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黄花沟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新疆冉冉升起的一颗现代农业明珠,园区已规划土地开发面积19.2万亩。园区落户规模以上企业5家,已建成粮食、饲草料、中草药以及制种基地5万亩,计划到2020年达到30万亩土地开发种植规模。
如今,依托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国家杨凌—黄花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将成为引领北疆、示范南疆以及中亚寒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先进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的展示区、拓展农业功能的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