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杨凌农高会 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大“IP”
文章字数:1665
    第25届农高会国际馆

    第25届农高会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展

    参会群众与展商进行交流参会群众与展商进行交流((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吉燕 耿苏强
  从1994年创办至今,杨凌农高会走过了25年。回顾农高会25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不忘初心”和“飞速发展”两个词来形容。
  25年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会宗旨不动摇,克服一个个困难,一届接着一届干,形成了“创新实干、吃苦奉献、团结拼搏、服务三农”的农高会精神。25年来,农高会展览面积不断扩大、展示水平持续提升、活动内容日益丰富,交易成果显著提高,已从区域性展会蝶变为国家5A级综合展会。
  独行快,众行远。如今,当“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结伴齐飞,会产生怎样的倍增效应?连续举办了25届的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给出答案。
  五年前,40多岁的吉尔吉斯斯坦人何国栋第一次参加农高会,何国栋农高会之行,并未空手而归,“这一趟来的太值了。”何国栋“炫耀”道,“农高会还没有结束,就有4家中国企业向我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合作意向。”
  在何国栋的心中,这是一场现代农业的盛会,是农民的盛会,是改革开放的盛会,更是杨凌融入“一带一路”的盛会。
  一场农业与农民的国际盛会
  经过朋友介绍,何国栋第一次听说陕西有一个地方叫做—杨凌。这个有着4000多年农耕历史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杨凌对何国栋充满着诱惑。作为杨凌名片的农高会,则成为了何国栋东行最重要的一站。
  “非常有幸能参加农高会,让我有这个机会与中外各国农民分享我的经历和经验。”何国栋操着一口“新疆普通话”说道,“我也希望农高会,这个中国规模最大的农业专业展会能在农业领域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当谈到吉尔吉斯斯坦与杨凌未来的深化合作时,何国栋说,合作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因为正是由于在农高会期间的交流活动,为吉尔吉斯斯坦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从而改善了吉尔吉斯斯坦在农业方面尴尬的窘境。
  如今,何国栋的饲料公司已经实现年产三万吨饲料,并写入了吉尔吉斯农业史。中国的“神器”让何国栋尝到了甜头,他想借着中国新农业的东风,再火一把。
  数据显示,从1999年第六届首次有国外客商参会,到现在参展参会的国外政要、国外涉农专家、国外企业家逐年增多,国际知名大企业不断增加,农高会涉外展位增幅连年保持在10%以上。
  农高会历经多年的蕴积,转身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范的盛会。这是杨凌对外对内开放的延续,更是确立杨凌迈向国际化努力的积淀。随着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以及中外农业领域合作的常态化,农高会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农业领域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正在谱写着中外农业多领域交流合作的丝路新篇章。
   从展会效应看农民蝶变之路
  观众人数从第一届的12万人次到现在的每届170多万人次,他们中既有全国各地来的农民,也有越洋跨海的各国政要和企业家,每年的11月初把杨凌大街小巷挤得满满当当。
  “当年,买种子花了100块钱,卖苗子一季能收入1000块钱。”从参会农民转身企业负责人的陕西渭南人李永红通过参加农高会,便认准了培育良种红薯苗这条致富路,从此也与农高会结下了不解之缘。14年来,通过在农高会上取经充电,李永红种植的红薯良种从一个增加到十几个,薯苗从省内卖到了山西、甘肃等地。2007年,他还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被当地人称作“红薯大王”。
  从此,李永红每年都会从农高会组委会订个展位,精心制作展板、宣传单,到农高会上大显身手。他说:“农高会能让人看到很多新的东西。只要你到农高会上来转一圈,就会眼前一亮,确实能看到很多让农民致富的项目。”
  的确,通过农高会,关中黑猪走出“关中”;通过农高会,杨凌油菜良种远播皖中大县;通过农高会,以色列世亚工程设备公司很快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其先进的畜牧养殖机械深受西部牧民的欢迎……
  如今,承载着推动中国与国际间投资交流合作使命的农高会就像古代丝绸之路一样,连接着中国和各国的交流往来,为中国与国际间合作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一路走来,农高会的成长离不开“东道主”的努力和拼搏。农高会的新变化,直接投射到本届农高会的筹备上,她带来的不仅是有准备的盛会,她同时带来了新的特点和风采。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