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缺种植面积,也不缺种植人手,缺的是水果从地头到消费者这一过程中,与目前市场消费者需求的一个“标准化”的巨大鸿沟。因此,日本水果采后技术的精细化值得我们借鉴。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秘——日本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者的“通关”之路。
从田间地头到选果厂
以一家柑橘企业为例为大家展现日本的水果采后处理模式。首先,农户从果树摘下果子后,将其放入专用箱,送到选果厂。部分果实为防止变色,在培育之初便套有包装袋。
果子到达选果厂后,选果厂会调出对应农户的信息,根据水果的评级、数量与农户进行结算。果品根据大小、色泽、完整度等标准分为5个等级:1级为上品、2级为较好、3级为完好、4级为次品、5级为残品。
选果厂的分选与包装
分选的过程,工人会将所有果实一个个从箱子里面拿出,把外面的包装纸拿掉,把果实一个个整齐排列在流水线上。拿下的包装纸丢弃到流水线下方的纸袋回收系统,统一送到旁边的压缩机处进行环保处理。
(1)果品分级操作员面前有两条主要的流水线,一条是水果源源不断地从收货口传过来,另一条则是排列好的一个个空的小果盘,每个小果盘上面有条码标签。操作员需要将属于1~3等级的果品放在空果盘上,这些产品随着果盘进入下一个流程。目前,选果厂能够把果品分成64个等级,并进行相应的包装出售。
(2)果品装箱分好等级的果品将送到装箱区。装箱区配备76个工作台,保证不同等级的果品有对应的装箱区。在装箱区内,操作员背后是一条空箱输送线,选果厂的二楼有一个大型的制作箱子机器,空箱子会从二楼“空降”到一楼的输送线。每一个工作台都配备了标签打印机,自动生成与农户对应的标签,以便日后果品在流通环节做追踪溯源。
(3)果品出库封箱完毕,箱子已是可发货状态了。一些不需要马上发货的箱子,会被送往分拣线,按水果不同等级类别先做好分拣,然后送到储存库。而另一些直接出货的产品,会送到打码区。打好托盘的箱子会有高速搬运台车过来带走,然后送到发货区。
从选果厂到超市
一般来说,这一环节会有专门的配送物流中心负责。物流中心主要有三个工作区:第一,暂存区;第二,冷冻库;第三,包装加工区。在这里,操作员会对产品重新包装,以适应超市售卖的要求。
包装好的农产品,将被装进托盘中平放在暂存区,之后将被运往出货区。商品将根据出货地区被归类、装车,依次运往各个超市。所以,日本的农产品要想从田间到达消费者手中,都要经历一番严格的“考验”。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水果品质好的原因之一。
(据田园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