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青在采集数据 日前,一场突如其来连阴雨让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不少枣农慌了神。然而,范家镇井庄村的李六五却不慌不忙,只见他拿出手机轻轻一点,通过“智耕牛”系统远程操控,把大棚风口和保温被徐缓放下。
研发这套系统的是大荔县安仁镇返乡青年贾青。2016年夏天正值冬枣挂果期,贾青60多岁的父亲每天都要守在大棚里,收放风口、灌溉喷药,常常夜里还要去棚里察看,随时有中暑的风险。利用假期,贾青走访很多大棚冬枣种植户采集数据。2017年春节,他放弃昆明一家软件公司的优厚待遇,返乡研发智能调节系统。
为了开发这套系统,他自学了电学、机械和焊接等知识。为获得冬枣生长最佳温度、湿度等数据,贾青请教了多名种植经验丰富的枣农和农业专家,并用自家的大棚做测试反复优化系统,最终得出了合理的阈值。在耗费了大量精力和30多万元积蓄之后,贾青终于研发成功,相关技术还申请了专利。
许庄镇谢家坡村党支部书记张伟是这套系统的第一个客户。“确实方便,我现在用手机就能把大棚管理了。”张伟算了笔账,按冬枣3个月生长关键期来算,雇人照看至少要多支出1万元,这还不算精细化管理后节约下来的成本。
目前,这套系统已在大荔县多镇推广,受到冬枣种植户好评。“下一步,我想将这套设备推广到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业上。利用系统收集大数据,请农业专家分析,得到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适宜生长的阈值,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贾青对此信心十足。(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