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曲尺乡,柑橘树映衬下的秀美长江。 三峡重庆库区的柑橘树,在绿了库区两岸山坡的同时,也为130余万户农民带来增收致富的门路。在面临国内外各种柑橘“挤压”的压力下,重庆也在不断思索:怎样才能让重庆柑橘卖得更远、卖得更快、卖得更好?
在日前举办的“2019·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上,三峡柑橘产业联盟成立,倡议要“共建三峡柑橘销售平台,共育三峡柑橘区域公用品牌。”其中,作为抱团发展的核心,共同培育柑橘公共区域品牌再次被提上日程。
品牌升级是必由之路 走进“2019·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各区县都在卖力吆喝着自己的柑橘。笔者留意到,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品牌是奉节的“奉节脐橙”,巫山的“巫山柑橘”,忠县的“忠橙”……在意识到集中力量做大品牌的好处后,大家都以区县为单位发展区域公用品牌。
其实,早在2010年,重庆市就发展过第一个市级的柑橘区域公用品牌——“重庆柑橘”。
“柑橘可以分为甜橙、宽皮橘、柚等很多个种类,每个种类下面又可以细分为多个品种。”一个区域公用品牌统揽近百个品种难度较大,因此,该市去年又决定推出重庆柑橘区域公用品牌的2.0版本。
这个“升级版”以“合并同类项”为基本思路,将同一生态区的同种类柑橘进行整合:脐橙中,以名气最响亮的奉节脐橙领头,奉节、巫山、云阳、开州的脐橙统一使用“奉节脐橙”品牌;血橙中,以表现最优异、目前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万州“玫瑰香橙”为领头羊,统领开州、云阳、忠县的血橙品牌……
抱团做大市场 “抱团才能过冬”,已成了库区各区县的共识。
据统计,2017年中国柑橘产量达到3800万吨,进口柑橘400多万吨。从均量来看,中国人均消费柑橘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三峡库区来看,又面临着“不多”又“不少”的尴尬。以普通中熟脐橙为例,产量约74.7万吨,仅靠西南地区难以“消化”。但同期成熟的赣南脐橙,产量接近200万吨,市场占有率直接碾压三峡库区。
“赣南脐橙是江西南部18个区县共同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因此才造就了‘巨无霸’的体量;重庆三峡库区各区县则各自为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邓子牛说。
而市场早已做出了“区域公用品牌”的选择。一位经销商表示,在重庆市内销售时,各区县都在打各自的区域公用品牌,可一旦出了重庆,不少经销商就统一打上“奉节脐橙”的牌子。
“这些脐橙往往达不到奉节脐橙的品质要求。”奉节县脐橙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肖功勋无奈地说,每年县里都由工商、公安、农业等部门组成执法队设卡拦截,并到主城一些批发市场“打假”,但还是屡禁不绝。关键还是要做大自己的品牌,才能以良驱劣。
“如果能在奉节脐橙这棵‘树’下歇凉,我们每年至少可以腾出1/3的精力来抓种植品质的提升。”巫山县渝特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良焕说。“抱团才能过冬”,已成了库区据统计,2017年中国柑橘产量
多措并举破难题 不抱团,“过冬”难;要抱团,却面临着更现实的三大困难:意识、标准、监管。
对于实施区域公用品牌的种种困难,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祁春节认为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案例“破解”:成立有紧密联接的产业协会或企业作为载体,共同组建面向全国柑橘市场的营销体系。他认为,其中产业协会或企业集团作为载体,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专业性和灵活性,通过共同营销,以获得更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政府不能直接插手市场运营中的事务,只能做规划蓝图和提供政策服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为前两者提供智力支撑。
“要打响区域公用品牌,还必须规范合作组织的利润分配机制。”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明表示,通过紧密而又科学的利益连接机制,使种植者、营销者都有合理利润,各区县的柑橘产业也能获得健康发展。
“在推行区域公用品牌的过程中,政府的监督与管理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特经处处长洪国伟说。由于这种品牌的独特性,相关管理部门要首先实现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和处罚措施,并在运营中严格执行,以形成“共享品牌,共同爱护”的氛围,让区域公用品牌能持续、健康推行,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群众的“金山银山”。
(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