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贺辉 王革委 王伟千 丁育策
扶技扶志除穷根就业创业奔小康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修脚师培训4.6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9万人;培训后2.8万人实现就业,1.2万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增收,帮助4万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技能脱贫带头人郑远元荣获全国2017年脱贫攻坚奉献奖,陕西远元集团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近日,谈起安康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陕西省安康市创业就业局就业管理科科长廖安渝向记者介绍。
据记者了解,紫阳作为陕南立地条件最差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有贫困村13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5个),2017年底在册贫困户29977户92317人,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面积大、程度深,脱贫任务重、难度大。2014年以来,安康市围绕决胜脱贫、同步小康目标,认真落实精准方略,立足县情实际,把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贫困群众致富本领、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有效手段,大力实施以修脚足疗为重点的订单定向免费技能培训,探索出了一条“党政主导+龙头带动+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的技能脱贫路子,联通了扶技扶志、扶业富民的双向通道,形成了党委政府造血脱贫、特色产业引领脱贫、市场主体带动脱贫、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多元精准扶贫格局。
廖安渝告诉记者,紫阳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技能脱贫做法,得到中省市领导的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九三学社中央、省人社厅、省政府研究室、省扶贫办先后到该县实地调研。2016年7月28日,安康市技能脱贫现场会在紫阳县召开,被肯定为“紫阳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2017年12月9日,省人社厅、政研室、扶贫办等8部门联合在该县召开了全省“扶志扶智·技能培训促进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研讨会。2018年下半年,紫阳入选全国人社系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同时被人社部公示为2018年度中国就业地方创新事件。
让贫困劳动力实现人人稳定就业
“近年来,石泉县人社部门认真落实就业扶贫政策,通过统筹县内外两个劳务市场、加快搬迁社区两厂建设、狠抓基地能人两个培育、强化两类公益岗位兜底的工作措施,强力推进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人人稳定就业’的目标。”石泉县人社局局长陈小平说。
石泉县统筹县内转移就业和县外劳务输出两个市场,每半月汇编一期《招工信息》,下发到全县各脱贫攻坚工作队、镇村和千家万户,并同步在石泉县政府网、石泉发布、石泉县扶贫网、石泉人社局微信公众平台、石泉县电视台、手机短信和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发布推介,确保精准岗位信息实现全覆盖。
石泉县创业就业局局长马翼对记者讲,全县创新“移民搬迁社区变景区、景区变创业就业基地、基地变市场”的“三变”模式,促进“创业、就业、产业”三业协调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市级孵化基地6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612人。结合“能人兴村”和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培育“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鼓励与贫困户合作、吸纳贫困户入股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05万元,扶持能人创业363人、贫困户创业238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2311人次。他说,针对“无法提升技能、无法远离家庭、无力发展产业”的“三无”贫困劳动,开发护林护河、村级道路养护、村级道路安全劝导、农家书屋管理等“村内居家就业”公益性岗位13类1600余个,开发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专岗”1000个,累计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1685人,为“人人有稳定就业”提供兜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