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只要你肯挖掘,泥巴就能创造出无法想象的财富。
山东阿康 泥巴包叫花鸡香飘万里
在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前王晁村里,今年24岁的阿康正在自己家里用泥巴包叫花鸡。叫花鸡是江南名吃,历史悠久。不久前,阿康告别了月薪过万的管理工作,跑去南方拜师学了这项技艺。
阿康做的叫花鸡远近闻名,其色泽枣红明亮,芳香扑鼻,板酥肉嫩,是家宴野餐,馈赠亲友之上品。不少酒店老板找他合作,还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
青海尕藏才让 泥塑引领乡亲致富
青海省的尕藏才让,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取土、和泥、成型、线描……经过数十道工序,一团泥巴在尕藏才让手中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
6岁起,尕藏才让就在爷爷的影响下学习泥塑。正是这门手艺,不仅让尕藏才让,也让更多群众走上脱贫的道路。现在,他在当地开了一家集展厅、传习教室、加工车间、食堂、宿舍等功能于一体的传习所。
多杰是尕藏的学员,也是一名贫困户,放牧是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去年,多杰在尕藏才让的传习所当工人,每天收入至少一百元。另一个学员扎西也在去年创办了自己的泥塑工厂,虽然规模不大,可来自省内外的订单数量不少。如今,传习所培养的学员有两百多人,每年制作的泥塑艺术品上千件,年产值达到200万元以上。
浙江郑清华 泥巴乐园蕴藏巨大商机
浙江省乐清市雁荡镇的西门岛,有着丰富的滩涂湿地资源,盛产各类海鲜。在郑清华看来,家乡的滩涂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郑清华用承包来的150亩滩涂,做一件当地从没有人做过的事——建泥巴乐园,让人们来玩泥巴。为了快速打开市场,他成功说服旅行社,达成合作。短短一个月内,泥巴乐园的游客量明显增加,每个周末都有团队游客。
郑清华以泥巴为圆心,不断往外拓展,最后为当地打造了一个集休闲、旅游、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业。
(本报全媒体记者 党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