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京津冀设施蔬菜向工厂化生产方向迈进,去年4月,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京津冀首个蔬菜工厂化生产研发和示范中心。一年来,系列技术推广至河北地区,实现番茄越冬生产,每平方米产量达20多公斤。与此同时,天津地区也在加快布局推广蔬菜工厂化相关生产技术。
走进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五花头生态农业公司的连栋玻璃温室内,五六米长的番茄植株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远处看,好像一串串倒挂着的“冰糖葫芦”。在这个2200平方米的番茄“工厂”生产车间内,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水肥自动化灌溉及循环利用系统、省力化栽培系统等现代化技术和设备一应俱全,番茄被种植在一个个岩棉方格内,根系扎在岩棉内饱吸水肥,避免土壤病害的同时还能实现光照、温度和湿度的自动化控制。
“这些种植的番茄种类各有不同,‘小鬼’‘美食家’‘瀑布’‘荣耀’等都是来自荷兰的优秀新品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后就推介给了我们。”河北水润佳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艺师胡子涛介绍,“此外,推广站还为我们提供工厂化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现在番茄每平方米产量可以达到21.5公斤,比园区同茬口土壤栽培的产量提高了整整一倍!”
工厂化生产番茄,不仅产量高,而且卖得好。胡子涛告诉笔者,这些番茄的新品种外观饱满红润,口感香甜多汁,现在销往保定地区的商场、超市和专营店,“售价从以前的3元一斤直接卖到了30元一斤,农民增收是实实在在的。”据统计,五花头公司从去年9月份正式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仅番茄一项就实现销售额20多万元,一年时间就收回了成本。
(孙云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