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猕猴桃架式 记“中国葡萄专用膨大剂研发之父”、新西兰植物激素专业访问学者、陕西海容德植物激素研究所首席专家——徐澄副研究员
■白欢琳 闫瑜涛
1、拳拳爱国情,殷殷赤子心 作为国内葡萄界最早研发葡萄专用膨大剂的“教父级大咖”,徐澄的“创业史”辉煌而又坎坷。作为我国最早从美国引进“红提”葡萄的“先行者”之一,除了在葡萄栽培技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外,徐澄在果蔬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领域也是个创新者。早在1994年,徐澄就研发出了葡萄去核、保果、膨大一体剂,1997年开始产品推广,1999年去申请专利时,却发现被东北一位老师抢先申请。这项国家专利,与当时国内葡萄去核剂最早研发者“擦肩而过”。此后,他潜心研究,深耕努力,专攻葡萄果实的膨大、增产技术。经过8年的反复研究、试验,2003年中国第一个葡萄专用膨大剂——“葡丰灵”荣耀上市,2006年申请了国家专利,2009年获批。本是无心插柳之举,结果他研发出的“葡丰灵”,成为中国葡萄产业相关药肥的标杆产品,被广大果农喜称为“神水”。葡萄施用后,其穗形、单粒重、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进口果标准,在同等肥水管理条件下,每亩增产两吨,增收6000~20000元。当时,对这一重大科研成果的面世,《农民日报》、《西北园艺》等多家媒体还在头版或专版进行了专题报道。“葡丰灵”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在葡萄生产相关药肥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处于科研及应用前沿地位,填补了国内空白。“葡丰灵”这一“神水”的美名,像一个神话,更像一首诗被果农广为传颂,每年为葡萄产业带来了几十个亿的产值,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我国植物激素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郭立教授曾在多种场合盛赞徐澄是“在植物激素研究领域,把植物生长调节剂从实验室搬到大田并大面积推广的‘中国第一人’”,徐澄老师名声大振,被葡萄界誉为“中国葡萄专用膨大剂研发之父”。
“未来五年超越我的人,奖励100万元!”徐澄告诉笔者,为了表明对自家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高度自信,这是当初他立下的铮铮誓言。后来,全国各地竞相模仿,产品鱼龙混杂,尽管产品名称不同,含量不同,但各家产品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使用量、注意事项,都必须按“葡丰灵”说明书去做,因为这些方法、标准,都是徐澄老师在国内最早给界定死的,不按这些方法去做就不会成功,甚至有的产品说明书一字不差的照搬“葡丰灵”的说明书。因此,也有人尊称徐澄老师为葡萄膨大剂使用标准的“祖师爷”。尽管后来市场上同类产品很多,“但一直被友商模仿,却从未被超越”。“葡丰灵”上市17年来,依然傲视群雄,其综合性状表现是其他产品无法比拟的。有的公司提出要花360万元买配方,还有公司出价670万元。“但是,配方就像自己的孩子,是我呕心沥血,历时8年精心研发出来的,假如就这样卖掉了实在可惜。”时隔数年,徐澄依然不后悔。
作为“中国葡萄专用膨大剂研发之父”,在当时的植物激素领域,徐澄就是众星拱月般的存在,来自南半球的另一个国度,向他发出了诚挚的邀请。新西兰葡萄猕猴桃协会“三顾茅庐”,邀请徐澄远赴大洋彼岸进行学术交流、技术指导,还为他配备了专车和翻译,并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和免费医疗。
拳拳赤子心,孜孜追梦人。四年后的2018年6月,就在海外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徐澄却毅然决然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再创业,在陕西杨凌成立了西北地区首家激素研究所——陕西海容德植物激素研究所。传承初心之志,恪尽兴国之责,来了一次华丽的转身。沙滩、海景、别墅、百万年薪、国外绿卡……这些别人梦寐以求的,他都放弃了。一些海外华人朋友至今也难以理解徐澄老师当初的选择……但人各有志,徐澄老师的“志”,就是对农科城和三农的一片赤子之情,他的“志”就是把自己的技术回馈给自己的祖国。这是一个爱国者对祖国最朴素的情怀。
徐澄深情地道出心声:“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对故土有着很深刻的情谊,真心感觉外国的月亮没那么圆,比如种族歧视、节奏慢、效率低、AA制、人情淡等,中国人何必妄自菲薄?我更看不惯辱华、反华的华人,他们享受了国家的好政策,是先富起来的既得利益者,却毫无感恩之心,一切都感觉是理所应当,甚至还在各种场合抹黑、诋毁中国,谩骂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试想,没有国家的强大,没有党的好政策,你哪来的钱去留学,去移民?没有国,哪来的家?真是没良心!”笔者再次强烈感受到这位大地赤子的爱国情怀。
2、农业农村部“背书”,为植物激素“正名”
针对植物激素,国人有很多认识误区,大家都认为对身体有害,其实不然。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全世界都在用,包括美国、日本及欧盟国家。为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281号文件就人大代表建议做出了答复,有了官方“背书”,中国农资人倍感振奋。当笔者谈及这个“好声音”,徐澄依然难掩心中兴奋。
据他介绍,农业农村部关于植物激素作了明确答复。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一类微量化学物质,如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俗称植物激素,也叫植物内源激素;我们平常在蔬菜瓜果生长过程中添加的所谓“膨大剂”(如猕猴桃膨大剂)、“生长素”等,都属于植物外源激素,又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简称植调剂),从功能上看,它们除了具有膨大、催熟功能外,还有促进生根发芽、调整花期、抑制生长、矮化植株等作用。目前,我国已取得登记的植调剂有近40种,主要在部分瓜果、蔬菜及棉花、小麦等作物上使用。国际上登记使用的有100多种,其中欧盟允许使用的有40多种(包括乙烯利、氯吡脲等)。
在安全性方面,国际上迄今为止从未发生因植调剂残留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国,施用过植调剂的农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非常安全的。与其他农药相比,植调剂虽然纳入农药范畴管理,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治病防虫除草的农药,其产品属于低微毒性,有些甚至因为几乎无毒而被列为不需要制定残留限量的豁免物质。如膨大果实常用的氯吡脲毒性(半致死量大于4918毫克/千克)低于食盐(半致死量为3200毫克/千克)。此外,由于植调剂用量微小,过量使用易产生反作用,农民不可能大量使用。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内源激素不足时,需要使用植调剂,以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或延长供应期、节约劳动力的目的。植物外源激素的问世,大大改变了原来生产模式,给各种作物的生长带来巨大的产能,因此有人说,“二十世纪人类最大的发明不是原子弹,而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去年8月29日,经过前期精心筹备,由徐澄联合其他果蔬专家团队鼎力打造的陕西海容德植物激素研究所,在中国农业圣地杨凌“耀世登场”。这是西北地区首家植物激素研究所,也是继江苏激素研究所之后全国第二家激素研究所。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植调剂在农业领域研究应用才刚起步,而国外已把植调剂的研究应用作为21世纪农业实现超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徐澄认为,为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高效、低毒、广谱的植调剂在国内将继续广泛应用,植调剂的应用开发,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植调剂行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行业。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植调剂将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出现在农业生产中,植物内源激素不足时,就需要使用植物外源激素补充,以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延长供应期等目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当初公司取名的寓意和未来的发展理念。植物激素不像动物激素,它在人体内没有标靶,不会在人体内存留。为了‘正名’植物激素,叫响植物激素,我们恪守‘安全第一,质量保证,信誉至上’的企业理念,为广大农户服务,为社会作贡献。”据徐澄介绍,他们团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致力于植物激素的重新建构,努力将“海容德”打造成为西北五省最大的调节剂生产企业。上接“天人合一”之道统,重建植物激素价值观,要让植物激素迎来重光之日。
家邦历来不可分离,从思乡创业到对国家民族的爱恋是一脉相通的。在坎坷不平的科研道路上,他勇往直前;在闪耀夺目的荣誉光环下,他默默隐退;在大洋彼岸的贵宾礼遇中,他回国创业……在后稷故里,在农城大地,搞科研,话三农,谋发展,每一个绿色的产品,每一句真诚的话语,都表达着徐澄作为麦田的守望者和农科城的追梦人的赤子情怀,彰显着对这片热土的无限眷恋,饱含着对三农中国发展的殷殷期盼。
祝徐澄老师在未来植物激素研究道路上,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