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文件强调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
文章字数:2814
  ●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必须始终绷紧端牢“饭碗”的弦
  ●互联网让产销直接见面成为可能
  ●农村改革始终是改革的关键环节

  2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份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权威专家,就文件精神进行全面解读。
  农业农村优先
  摘录:文件提出,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
  如何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文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
  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解读:专家表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三农”这个战略后院能否守住,农村工作硬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目标能否实现。
  中央农办秘书局副局长罗丹说,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管农村工作是优良传统,也是最大的政治优势,必须贯彻到“三农”工作方方面面,进一步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真正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变成全党全社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认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在资金投入、产业布局、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农业农村倾斜,逐渐矫正城乡之间的失衡状态,最终实现均衡发展。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会是中国农业农村政策的基本点。
  互联网+农业
  摘录: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加强村内道路建设。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推进提速降费。
  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互联网让产销直接见面成为可能
  解读:福建农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温铁军认为,在现代经济领域中,互联网是最具有公平性的工具。所以,当国家把基本建设修到村后,比如网络基站等进山区,这种投资是不需要老百姓支付的,所以,农村中基本建设的成本,并不由淘宝村和电商支付。他们只是把国家投入的巨大成本,作为机会成本,获得机会收益。
  从这个角度来讲,温铁军在前几年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中就提出,“互联网+工业”是4.0,“互联网+农业”也是4.0。也就是说,互联网的公平性,不仅体现在工具属性上,也体现在国家向农村大量投入的基本建设上,为农民垫付了成本,所以在村一级都可以有互联网搞电商。这就让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分散的村落经济,能够直接对接外部市场。
  此外,还带来一个进步,就是农业本身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找到目标客户群。以往的农业生产是“大路货”,农民是无法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找到他的目标客户。
  粮 食
  摘录: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上图入库。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并支持农业走出去,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
  必须始终绷紧端牢“饭碗”的弦
  解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认为,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下,必须保证粮食供应。
  胡定寰称,要确保粮食供应,基本农田就不能放开,一放手的话,农田很可能被建造成房子。不仅中国提出耕地底线,其他一些国家,比如日本也都明确要求,农业地就是永久性的农业用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要严守住这一红线,保证农业用地的农业用途。
  胡定寰表示,我们国家除了在粮食方面的消费外,畜产品的消费不断增加,耕地有限的情况下,鼓励一部分农民走出国门,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地区去种植。并且,还要发展国际化的工业集团,除了到国外种地,还要进行农产品加工、进口、出口。
  有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如果农业出现大的滑坡,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出了问题,不仅会带来物价上涨,使经济发展陷入增长下行和物价上行“双碰头”的被动局面,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始终绷紧端牢“饭碗”的弦,把加强农业特别是抓好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农村改革
  摘录: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起草农村宅基地使用条例。开展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
  农村改革始终是改革的关键环节
  解读:专家表示,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农村改革始终是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有底线思维,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深化农村改革的迫切任务和重要内容。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当前需要对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行探索和完善。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特聘教授程国强表示,落实一号文件精神,各地不能有“等靠要”思想,应大胆探索,通过创新制度供给,引导优质要素向乡村合理流动和有序汇聚,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地、钱的问题。要注重改革“三农”工作管理体制,探索新型城乡管理、公共服务新体系,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率。他还强调,建立地方党政“一把手”挂帅的、统筹城乡的综合配套改革领导机制,能够切实增强工作执行力。 (据新华社)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