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正成为新的基础设施、重要的生产要素。据悉,农业农村部将在2019年开展生猪、苹果、茶叶、柑橘等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为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探路,为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供新动能。
大数据正拥抱农业
生产全球49%的苹果、消费全球42%的苹果,双双第一,这是我国在苹果产业上值得自豪的成绩。但“中国水果采后损失率高达15%~20%,而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采后损失率仅在1.7%~5%之间”。海升集团热带水果事业部经理冯欣欣介绍道。
他向记者表示,折算下来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不同的市场,消费能力不一样,对品质要求也不一样,需要数字化分选和加工。”冯欣欣认为,大数据不仅仅解决苹果生产的问题,更能解决苹果销售的问题。只有这样,苹果才能真正成为致富果。
据介绍,苹果产业数据涵盖果树栽培、农业科技、农业装备、农资、气象、土地、水利、病虫害防治、市场流通、果品加工等诸多环节,数据源较为复杂。
除此之外,生物作为苹果生产过程主体的特质,导致苹果生产的区域化、多样化、差异化以及动态性和复杂性,时刻面临着不断产生大量数据的获取、挖掘、存贮、处理和应用等问题,构成了苹果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基础条件。
苹果有了数字地图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1996年的海升集团一直专注于苹果全产业链的探索和发展。这些年,海升集团基于分布在全国的6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分三个阶段建立数据化平台,分别是数字上云、AI农业生产和从种植经济到数字经济。
冯欣欣介绍,海升集团联合阿里云的数据科学家,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数据基础架构的建设和数据上云工作,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的历史数据整合问题,让农业生产第一次有了一张清晰、准确、实时的“数字地图”。
接下来,他们通过整合过去多年的苗木繁育、种植栽培、分选加工、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数据,借助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全域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对关键业务场景实现智能处理,探索作物模型和精准营销。
此外,通过分析贫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海升集团可以整体输出种植业产业基础设施、优势品种和现代化种植技术体系,再通过土地流转、进园务工、承包经营、资金分红等方式来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继而实现贫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建立一整套精准、高效的产业扶贫模式。
(据《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