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夫妻”打时差、搞特色种植
2010年,家住河南的韩志强和妻子宋青红返乡创业种植芦笋,面积达20多亩,年入60多万元。别人种的芦笋需要70~80天才能上市,因土地肥力好,他们的芦笋60天就可以上市。其中的奥妙就在于韩志强夫妇采用绿色种植,种地用的都是土杂肥,这样的肥最养地。
“硕士夫妻”回乡养猪,过田园生活
黄智和贺慧两人均为湖南农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用20万元养了140头宁乡花猪。他们每天通过观察、摸索、总结,加上自己的专业知识,现在黄智已经会给猪看病、配药、打针,自称“半个兽医”。还试着在猪食中添加中药材,给花猪防治疾病、增强抵抗力。
回乡种蜜柚,致富路上比翼齐飞
80后刘国武和妻子邓露明经过考察,将种植基地选在老家河北省昌黎县,发现这里还是富硒山地,土壤硒含量均值为1.2毫克/公斤。他们注册“兴瑞红柚”商标的柚果销售瞄准电商平台等新的销售渠道,并与京东、易果网等生鲜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微店。
未来他们还计划借助互联网开辟众筹模式,柚果成熟时,客户可以前来采摘、包装,体验农家乐趣,进一步推动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IT夫妻用互联网思维返乡创业
张瑞亚和丈夫龚神频2011年在中洲乡组织周边农户成立了岳阳县福盛蔬菜专业合作社。二人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创新精神,所以对于第二次创业如鱼得水,比如采用多功能薄膜从而提高蔬菜产量,独具创新地在冬天种出辣椒,并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辣椒不仅卖出高价还被市场哄抢。未来,龚神频夫妇将与农村淘宝合作,在网上销售干菜、腌菜等特色农产品,并做好新鲜蔬菜同城配送工作,通过多渠道方式将岳阳县的绿色农产品推广出去。
90后小夫妻种无公害蔬菜
家住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吕世超和孙健夫妇组建了技术和管理团队,把农场的种植情况拍成照片打印出来,张贴在菜市场给大家看,并组织感兴趣的人去农场现场观摩,提高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与信心。目前,吕世超夫妇有4000多个客户群,其农场还获得有机农业认证和有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称号。
企业高管回乡种植,“时间差”是关键
梅万付夫妻俩在安徽省芜湖县花桥镇花桥村周围流转了154亩土地来种植无籽西瓜。除了善于提高产量外,梅万付夫妇还善于打“时间差”,种出市场上没有的农产品。目前,梅万付夫妻俩已经流转了538亩土地,其中大棚地220亩,2014年共产蔬菜478万斤,年产值630多万元,扣除各项费用后,去年纯收入有79万元。
夫唱妇随学飞防技术,收获颇丰
家住陕西榆林的姚文凯夫妇学习飞防技术,并拿到了飞防类证书,还购买了一架植保无人机,帮助用户做统防统治作业。除了接本村的飞防业务外,姚文凯还接收外区的飞防订单。(冀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