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2版
发布日期:
农业科学家潜心30年破译油菜种子“变色”密码
文章字数:750
  日前,在2017年湖南省科技奖励暨创新奖励大会上,由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忠松主持的“油菜黄籽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与应用”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研究成果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湘杂油518”获得认可。
  据了解,该品种产出的油色泽清亮,比黑籽品种含油量高5个百分点。“关键在于找到了黄籽黄皮的基因,破译世界难题,这是很不容易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对该项成果表示肯定。
  油菜黄籽比黑籽含油量高,无色素,休眠期短,易萌发,早已被国内外许多研究者所证实,国内外都把培育黄籽油菜品种作为油菜高油育种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在实践中,对于黄籽油菜的研究仍存在一些瓶颈。
  为什么甘蓝型油菜只有黑籽而没有黄籽?为什么芥菜型油菜能既有黄籽又性状稳定?早在1988年,刘忠松就选定了这个方向——选育黄籽甘蓝型油菜。后来他从基因与色素物质两方面着手,开始了大胆的探索。
  2007年以来,刘忠松先后找到色素物质和控制色素合成的基因。“黄籽是由两个基因决定,在育种上必须同时进行控制,才能得到黄籽。”刘忠松表示。这一成果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2011年,在第13届国际油菜大会上,首次公开报道了油菜黄籽基因克隆。
  专家们普遍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有五个方面的创新:改变了原来思维定式,找到决定种皮颜色的物质;克隆了控制色素合成的基因;揭示了黄籽基因的起源;发明了检测技术并应用到育种;培养出了一批黄籽品种和材料。
  在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刘忠松团队经过长期选择培育,创制出了“黄矮早”等一批早熟、矮秆、纯黄的新种质,性状遗传稳定,含油量高达52.38%,创造了早熟油菜地区含油量新纪录。刘忠松说:黄籽油菜,不需要脱色,加工步骤减少,企业成本降低,生产效益更好;菜籽粕可以直接做饲料,企业不需要过多环节,生态环境效益更好;一公斤油菜籽可产一斤油,一亩地就可以多产十公斤油,可增加两百元利润。(谢樱)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