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当前,农产品优质优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农产品品牌效应,更是给相关经营者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在这一趋势下,农产品市场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有的人利用假产地、假工艺、假认证、假商标、假包装等种种不法手段,将那些质量低劣的农产品冒充知名品牌推向市场。这些假冒农产品,不单单坑害了消费者,也让品牌农产品经营者遭受了经济损失,更给多年培育起来的农产品品牌带来极大危害。
农产品品牌的背后,始终是质量。2018年是我国的农业质量年,实现农产品生产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是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一般农产品要成为知名品牌,要有规范化的管理、标准化的生产加工,还要有持续不断的品牌塑造。不仅如此,从种养农户、农业科技工作者到龙头企业都要为此付出成本。严厉打击假冒农产品,既是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对品牌农产品经营者的支持与呵护。
要消除假冒农产品,净化农产品市场环境,有关部门要拿出真招、实招,要用法律手段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对造假售假者给予严管重罚,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品牌农产品产地也要更加严格地按照规范和标准生产加工农产品,使其特色更加突出,质量更加上乘,增加制假售假的技术难度。要加大自查力度,抓好包装袋、商标、防伪标识等环节的管理,降低假冒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可能。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各界也要齐心协力,形成对假冒农产品人人喊打的氛围,让假冒农产品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