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在湖南省湘潭河口镇的试验田中查看低镉水稻的长势(2017年9月29日摄) 近日,一篇公号文章《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朋友圈获得了一波“新流量”。那么,事实是否如其所言?袁隆平凭什么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我们应该遗忘袁隆平吗?
首先发现水稻杂种优势现象
“利用不育系培育杂交水稻并非我国首创,但最早在生产上实现这一技术的是中国。而这一技术能在中国变成生产力和粮食,关键人物就是袁隆平。”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朱启升向记者介绍。
袁隆平团队核心育种专家邓启云介绍,袁隆平是我国第一个发现水稻杂种优势现象的科学家。在选育常规稻的过程中,袁隆平发现了一个鹤立鸡群的优良植株,他原以为是自然突变,将其收集来做新常规稻品种育种。但种出来的结果让他大失所望:该植株后代群体产生了严重分离。不过,由此,袁隆平根据孟德尔遗传学里的遗传规律,推测该植株“植株高大、产量超群”的原因是杂种优势。
为世界杂交水稻发展定调
让业界佩服的,还有他的敏锐洞察力、超强组织力和坚定执行力。“1971年找到雄性不育系,1974年找到三系配套模式,此后成立‘全国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1976年我国就实现了三系配套大规模制种。不到6年时间完成这些工作,速度惊人。”扬州大学教授潘学彪说。
袁隆平还有一项杰出贡献,就是他“保住了”两系杂交育种技术。在袁隆平领衔全国两系法育种不到两年,就遇到了特大“坎儿”:1989年夏季前,业界普遍认为两系不育系育种只受光敏影响。不过,1989年夏季的一场异常低温,导致两系不育系材料不稳定,造成全国两系育种大面积失败。一时间,科研界普遍“唱衰”两系育种,研究甚至一度被国家和科研人员放弃。
袁隆平顶住高压,带领团队积极寻找大面积制种失败原因。通过重新研究两系不育系的光温敏特性,建立了确保制种安全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程序”,使两系法“起死回生”,最终从研究走向了生产应用。
我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稻品种都源于“野败” 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数据,我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组合品种“汕优63”“汕优64”和“威优64”,都为三系杂交稻。这三大品种的亲本,都来源于“野败”。
“野败”(野生稻雄性败育株)为何物?它是袁隆平团队首次在海南发现并原创性利用其与栽培稻杂交、回交获得的第一个三系不育系。至今,“野败”仍被国内外杂交水稻公司广泛应用于三系育种。(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