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盘小美
自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立足“东果、南菜、北畜、西游”四大产业布局,深入推进“三变”改革,通过技术培训、金融扶持等措施,多元化培育富民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子。
技能培训提升脱贫“战斗力”
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针对贫困群众缺乏技术的实际,西峰区坚持把扶智扶技作为脱贫增收的有效手段,整合资源,开展培训,围绕“提升技能、稳定就业”主题,积极实施“阳光工程”“甘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结合贫困户自身特点,举办种养实用技术和建筑、烹饪、家政服务等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战斗力”。
据统计,2014年至2017年,西峰区累计培训农民2.7万人,不少人在学到了一技之长后,找到了增收路。
扶贫资金架起群众致富桥
近年来,西峰区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用足用好精准扶贫贷款,积极探索村级小额信贷试点工作,在全区100个村分别成立了农村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全区投入互助资金3435.5851万元,扶持贫困群众3074人次,累计发放借款3000多万元。同时,区里列支3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作为担保,从邮政银行贷款3000万元,扶持有贷款需求且未享受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已发放贷款293户1457万元。
“三变”改革促产业多元化发展
西峰区恒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16年开始,在杨咀村曹川组流转土地500亩,一年三季循环种植大蒜、玉米、香菜等,亩产值在6000元到2万元之间。杨咀村在“三变”改革试点中,动员38户群众以土地、技术等方式,入股恒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杨咀村将曹川组机井、湾廉沟冰瀑群折价入股合作社,与合作社共同打造曹川田园经济综合体。项目建成后,所涉及的杨咀曹川、刘塬组和上刘沟脱组群众将享受分红。
截至目前,西峰区已有24个村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参与的经营主体35个,入股农民865人,其中贫困户203人,入股的村集体7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