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20日,第12届国际葡萄遗传与育种大会在葡萄酒之都法国波尔多举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在大会期间举办了“中国特色葡萄酒品鉴会”,请各国科研专家及产业大咖品鉴——中国自主选育的葡萄品种“北红”“北玫”酿造的系列葡萄酒。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李绍华说,葡萄酒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两大瓶颈。首先,传统欧亚种葡萄品种原产于地中海气候地区,冬季不需要埋入土中防寒。但我国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我国酿酒葡萄的主产区主栽的欧亚种葡萄品种,冬天必须埋土防寒。其次,我国主栽的酿酒品种主要是原产欧洲的欧亚种品种“赤霞珠”,不同酒庄乃至不同产区所生产的葡萄酒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与国外类似葡萄酒的抗衡能力。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科院植物所启动了利用原产我国的高抗寒抗旱的野生山葡萄与优质的欧亚种葡萄杂交,选育适应我国气候条件的、在主产区冬季不需埋土的优质酿酒葡萄新品种。
经过60年的努力,植物所选育出了“北”字号系列(“北红”“北玫”等共7个)酿酒葡萄品种。它具有高抗寒抗旱性,在主栽培区,冬季不需埋土,即使在吉林临江和新疆石河子栽培,不需埋土仍能安全越冬。它的抗病能力也较强,在我国干旱与半干旱的酿酒葡萄主产区栽培,比欧亚种葡萄减少植保用量至少80%,在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长江流域和贵州、江西等地区也能栽培,是目前我国栽培区域最广的酿酒葡萄品种。(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