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
欣闻《农业科技报》乡村文苑副刋正式改名《后稷》副刊,且请好友著名作家方英文先生题名。我想这其中最为高兴的莫过于我们这些研究古农学的人了,因为它找到了杨凌文化的根。我以为,应该把传承与弘扬后稷精神作为办好《后稷》副刊的主线。何谓后稷精神,它都包含哪些内容?我曾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一曰教民稼穑。后稷自商以后被奉为农神,他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结束了漫长的原始农业时代,把周部族相对先进的农业科技推而广之,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教民稼穑”。
二曰相地之宜。后稷时代,在漫长的农业实践进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已经确立了正确的天人观。人和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东西方文明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农业民族强调顺天应时、因地制宜,后稷和他的子孙们虽然也曾多有漂泊迁徙,但是他们每到一地必要“相地之宜”,高下、阴阳、泉流必得其所尽其用,顺应自然选择适宜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曰执农不弃。与古代的采集渔猎和现代工业生产的“即获”性特征相比,农业生产的由种到收呈现出明显的“断续”性特征。“执农不弃”是周民族的一个传统,也是现代杨凌的农林科教人员的信念之一。为了千千万万的人能丰衣足食,许多农业科学家坚守杨凌,完美地诠解了古今传承的执农不弃精神。
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产业;农村是充满温情的精神家园;农民生我养我的衣食父母。中国农业因地制宜、农牧结合、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既是独具特色的理论技术体系,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农业现代化固为时代趋势,然历史渊源不能割断、优良传统不可废弃,《后稷》副刋拟或于此有所贡献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