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共享农业,就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共享涉农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现代农业经济活动的总和。”在去年5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峰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表示。
在他看来,发展共享农业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说共享农业即将迎来新的爆发点。从技术上看,网络、数据、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现代物流技术的日益成熟完全可以支撑共享农业的发展。文化基础上,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资金上,资本对于共享经济的热度没有降温。此外,国家战略明确把共享经济作为一个重点。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表示,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要打开眼界,在满足市场新需求上下功夫。而艾米、海南的共享土地与其他农业资源正是以消费为核心,对农村的闲置或优质资源与城市需求之间进行最大化、最优化的重新匹配。
共享农场打通了乡村供应端和城市需求端,重塑了城乡联系,间接地缩减了城乡差距问题。不过,和共享单车相比,共享农场更为复杂。
“由于土地处于分散状态,不像自行车、雨伞等工业产品那样容易集中,所以共享农场这种形式发展得比较缓慢,需要一步一步去实施,进而形成一种模式。”陈锡文说,广东除了与消费端对接,农业自身生产领域的共享资源也有待挖掘,如一些农业机械并不是每个农户都有购买的实力和必要,在农忙时节可以租赁共享,我国目前多以农机合作社的形式提供这项服务。
张新红认为,共享农业可以分为几大类型:农田的共享,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私家田园和农产品特供渠道;畜禽产品的共享,吃上自己家的放心肉;农机的共享,像滴滴一样叫来农机;资金的共享,不因缺钱误农时;农技的共享,所有的专家为所有的农民服务;劳务的共享,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扶贫的共享,重新定义“精准扶贫”;房屋的共享,人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桃花源。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