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小麦,不再是传说
中国二系杂交小麦在丰产、节水、抗旱、耐瘠薄等方面综合优势明显,并大规模推广应用,与常规小麦相比,可增产20%以上
大规模推广应用
“杂交小麦,不再是传说。”日前,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兆波激动地告诉记者。
“杂交小麦种子供不应求,去年我销售了5万斤的‘京麦9号’种子,看今年的长势表现我预计销售40万—50万斤不会有问题,现在就是担心种子量不够。‘京麦9号’表现出的抗旱、抗寒、抗倒等综合抗性太突出了,田间长势好、皮实、产量还很高,农民都交口称赞。”6月8日,在天津武清崔黄口镇周家务村的杂交小麦示范观摩现场,廊坊市孟山都农资销售有限公司经理王新潮说,今年的经销商都希望能拿到更多的杂交小麦种子。
中国二系杂交小麦作为我国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正快速走向大面积生产。去年,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制的京麦系列杂交小麦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这是中国杂交小麦人50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梦想。
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杂交小麦就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及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跨国公司及国外研究机构纷纷投入巨资开展杂交小麦研发。 长期以来,由于不育系难以繁殖和恢复困难、杂交种生产不稳定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小麦至今尚未实现利用不育系突破杂交种大面积应用,已成为世界性科学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说。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昌平说,1992年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现象和材料,历时二十余年坚持自主创新,创制出了一批增产20%以上的强优势杂交小麦新组合,在国际上率先创立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国际杂交小麦长达60多年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
令人振奋的是,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其整体研发水平和应用速度领跑国际杂交小麦领域。“实践证实,杂交小麦在丰产、节水、抗旱、耐瘠薄等方面综合优势明显,与常规小麦相比,可增产20%以上,节水30%~50%,用种量减少30%以上。”赵昌平说。
为了让杂交小麦在中国大地上发芽生根,2011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成立了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通过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的高效衔接,建立杂交小麦商业化育种体系,率先实现了杂交小麦全产业链的贯通。
“近年来,京麦6号、京麦7号、京麦8号、京麦9号、京麦11、京麦179、京麦21等一批丰产稳产性好、抗旱节水能力突出的节水高效杂交小麦品种陆续脱颖而出。”赵昌平说。“2017年,我们推广杂交小麦20多万亩,其中京津冀地区10万亩、环渤海中低产田10万亩、国外3万亩;到2020年,力争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陈兆波说。(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