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较晚放开的领域。直至本世纪初,这一领域才逐渐开放。
开放,即意味着竞争。先锋、孟山都等国际种业巨头公司一路高歌,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占据了玉米、大豆等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面积的源头供给。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一度,曾有国人担忧:中国人的饭碗,还能稳稳地端在自己手里吗?
立夏已过,田里的庄稼,绿意茁壮。中国农田,播下的是什么种子?如果说谁控制了种子,谁就控制农业。中国农业的“中国芯”,掌握在自己手里吗?
四十立业
5月5日,农历二十四节气立夏,一个被熟稔农事的中国古人描述为“万物至此皆长大”的日子。
此时,中国广袤的农耕土地上,各类农作物伴着炽热的阳光、煦暖的风,张开周身的细胞,欢欣地生长着。
这一天,中国东北黑土地上,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村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伟一早就来到了田间。
“今年玉米又丰收了。”拨着才半人高的玉米苗,王伟信心满满地期待20天后,它们抽穗的样子。
今春,王伟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了7500多亩田地。选种时,他准备了两种国产玉米种。
“四五年前,国外进口的玉米种子因为高产、抗病、果实质量好,在我们这里销售火爆,但现在国产种子技术上来了,产量也不低,大伙都改用国产种子了。”王伟说。
此时,在海南水稻实验田里,忙着选种的隆平高科副总裁杨远柱也一脸的欢喜。
2017年,隆平高科以30亿元市值,首次进入了世界种业公司十强,这是中国首家进入世界种业十强的公司。
“从2013年的公司年市值18亿,到2015年的20.25亿、2016年的22.99亿,再到2017年突破了30亿元,这都是得益于政府主管部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不断地推出了一揽子搭建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利好举措。”杨远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种业四十终立业!
1+8〉9
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云鹏说:“一度大家把跨国种业巨头比喻成‘航空母舰’,把我们国内种企比喻为‘小舢板’,我们与国外种业巨头公司的差距,不仅体现在企业规模、科技创新能力上,更体现在科研体制、人才储备、经营规模上。人家一个公司的研发经费等于我们整个种业公司的年市值。但是光抱怨没有用,作为企业主,我们得自己找出路、找活路。比如我们公司这5年就从加入的1+8联合科研共享体中,找到让企业做大做强的出路和信心。抱团取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独享走向共享,这也许就是中国种业公司未来的出路。”
春耕时节,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云鹏正忙着从一个育种试验点到另一个点,查看农民对公司今年主推的几个型号种子的反馈情况。他提及的1+8科研共享联合体,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2012年3月,与除其之外的8家国内玉米种子骨干企业共同组建的“中农华玉种业联合创新有限公司”。
这个科研共享联合体建立后,像山西屯玉种业在内的8家联合体成员单位,每年投入不到400万元研发经费,就可以就一个玉米新品种,拿到近百个试验点的数据,这在科研共享联合体建立前,是一个公司想都不敢想的。
“因为单凭一个公司的一己之力,不可能完成。”侯云鹏介绍,种业公司拿到一个科研机构组配成功的种子亲本,决定是否要将其大规模推向市场,首先要进行试验点选育试验,拿到的试验点数据越多,种子公司对未来市场的预判会越准确。“因为一个品种的表现情况,是基因+环境互作的结果。一个品种适应的环境样态越多,就代表这个型号的种子,市场受欢迎度会越高。但是建立一个品种的试验系统,单测试经费就要600万~700万元,还有人力的问题,一个公司不可能往那么多试验点派出测试人员。所以,此前,就一个型号的种子,我们只能拿到几十点的试验数据。”侯云鹏说。
“以前就是一个育种研究专家从自己的角度来评判,现在加入8方,分为三个小组,从更多元的角度对一个种子评判,对我国玉米种子的品种推广,会更精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不同,不仅是种植方式,还关注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种子各品种的特性,来挖掘土地的最大生产潜力。”国内知名的玉米育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黄长玲介绍说。
“在去年的联合创新体董事会上,我们九方就未来进一步开展科研共享合作,扩展共享科研的内容,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比如除了现在的生长测试层面,未来拟在联合育种、材料创制等种子研发的关键环节,也开展合作。”如何从“小舢板”到“航空母舰”,作为中农华玉1+8种业联合创新体的参与方之一,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云鹏表示出对如何做大做强民族种业企业的信心。
敢啃硬骨头
“中国改革各方面都进入深水区,桎梏各领域发展的老问题都面临破题,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农业领域也如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万建民今年政协全会期间,将破题桎梏中国种业原创科研能力不足的思考,写成提案,递交给大会。
“虽然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有增加,但目前用于种业的年研发经费只占农业产业GDP的2.1%,未来是否能够增加到
20%?”万建民建议,除了国家要加强对基础性公益性育种研究的支持力度,尊重基础性育种研究长期性、系统性的科学研究规律,还建议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对整个国家的种业研发体系进行通盘细化、功能差异化定位的考虑,进而对其进行改革。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明确提出要通过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来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种业科技创新,将对我国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起到重要性支撑作用,对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也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国家层面,如何用政策导向引导做种子基础性研究的科研人员放缓心态、用工匠精神从事科研工作;如何扶持和激励企业创设完善自主研发体系,建立适宜中国国情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中国种业还有很多硬骨头需要啃。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任重道远。(据《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