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美丽乡村的“龙头”范儿
——走进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陕西省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
文章字数:1986
山清水秀、整齐划一的龙头村

  本报记者 王革委
  陕西省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大巴山层峦耸翠,清澈的河水绕村流过,连片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令人流连忘返。
  据了解,龙头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3100多人,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2014年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2017年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龙头村大打生态牌,山上栽树植竹,平缓坡地种茶、绞股蓝和中药材,林下养土鸡,发展生态旅游。现今,全村生态观光茶园达2000余亩,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以上,2017年底人均纯收入15000元。
  4月26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龙头村。村上正在召开村民小组长会,会议持续到中午一点,散会后记者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吉平和其他村干部,通过他们的介绍与指引,探寻近年来该村的华丽巨变。
  三次发展机遇 推动龙头村发展
  在陕西,人们谈起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都会说,关中看礼泉县的袁家村,陕南看平利县的龙头村。有今天的成绩,张吉平说是因为近十几年来龙头村发展迎来了三次机遇。
  机遇一,从2003年到2004年,平利县委县政府选择了两个村进行综合示范村试点,龙头村是其中之一。县上在龙头村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徽派民居、观光农业、基础设施、基层组织建设等五大工程,形成了美丽乡村的根基。外地来村上的人多了,新的思想新的文化进来了。村上的人也会走出去,去学习,去发展。
  机遇二,2005年至2010年,伴随着国家开展的新农村建设,龙头村进入到美丽乡村的整体推进阶段,平利县成为了陕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先进,龙头村是先进中的代表。这期间,龙头村的旅游经济有了规模,形成了大户经营,小户参与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发展现代农业,将旅游经济向纵深挖掘。
  目前国家推行的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龙头村第三次发展机遇。该村当下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将主导产业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壮大,围绕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今年的苏陕合作项目开发集体经济,一如既往支持民营企业,用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青年企业家 扛起乡村振兴旗帜
  今年,肖业双和袁兴山两个年轻的企业家当选了龙头村新一届党支部委员。袁兴山是平利县兴山绞股蓝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企业产品在京东、天猫都有销售,并且在武汉、石家庄创办了直营店,年销售收入五千万元。他说,合作社有数百农户参与种植,每年收益可观。肖业双,龙头村二组人,今年32岁,是平利县龙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公司在龙头村投资六百万元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后相继在村上建设餐饮住宿等旅游产业,累计投资五千万。他还是县上政协委员,所提的把龙头村从3a级景区提升4a级景区的议案已被采纳。他说,企业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受益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无论作为企业家、村民、支部委员,他都有责任投入到龙头村的振兴当中,带领村里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一道致富,过上幸福生活,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利益。
  当天,肖业双和村党支部副书记肖胜斌,范茂平等走访了两户贫困家庭。三组村民周立珍70岁,独自一人居住,今年村上利用政策给她建了新房,除享受低保外,身体健康的她每年采茶还能挣上千元。她对记者说,生活在龙头村,日子越来越好。离开周立珍的家,肖业双对同行的人说,咱们要把集体经济搞上去,让村民过得更好。
  探索创新 建设美丽乡村
  平利县委书记郑小东说过,平利县美丽乡村建设走到今天,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再创新,再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张吉平在担任15年村干部的经历中,在农村工作遇到难题前进受阻时,依然能抬头挺胸不折不挠。就在不久前,村上又修建了近5公里连接山下山上的道路和两个景区停车场,目的是提升服务功能。受过高等教育学过工商管理的肖业双,也能经常走出去学习外面的经验。他说,龙头村的旅游经济要再上台阶,就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迅速充实景区内涵。
  采访将要结束时,张吉平讲,我一直生活在龙头村,这里的产业环境和人文环境十几年来不断改善,但总觉得与上级要求和村民期盼相比,有一定差距。今年,党支部成员有能干的年轻人加入,在新的时代,相信龙头村在集体经济等各方面将会有新的佳绩。
  多年来,龙头村前进的步伐始终和时代紧密相联。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发展旅游、发展现代农业、脱贫攻坚,直到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每一次他们都能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脚踏实地,把乡村的发展与国家与时代要求紧密联系起来。龙头村党支部副书记范茂平说,十几年来,农村每年都有中央和省上的专项扶持资金,水利部门有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国土部门有土地复垦和整理扶持资金,林业部门有经济林建设补助等,有效带动发展;青年企业家肖业双说,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我才能从农村考上大学;贫困户周立珍说,陕南移民搬迁政策使我住上新房;合作社带头人袁兴山说,电商平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此起彼伏的话音,道出了龙头村一个时代的进程。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