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可军 王斌锋 张建刚 本报记者 张小雄
由种地向养殖转型
这是一个令人怀旧的小山村。到这里,你不会想着再去呼伦贝尔看大草原,看蓝天白云和羊群。天瓦蓝瓦蓝的,山碧绿碧绿的,溪水潺潺,房屋错落。这是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陕西省黄龙县瓦子街镇佛庄寺村。
今年53岁的韩香兰祖籍是山东的,丈夫于杰桢是中共党员。2013年,儿子于斌考上了上海大学,这对于祖祖辈辈靠土地生活的韩香兰夫妇,是天大的喜讯。可是,学费怎么办?单靠种地的收入,仅够家庭一年的正常开支。他们尝试着发展养殖,先是养蜂,后是养鸡。几年下来,他家的经济慢慢地得到好转。2014年秋,正当还清了欠账的韩香兰长舒一口气时,儿子打来电话,说他考上了法国贡比涅技术大学,要去留学三年,当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就需要20多万元。
家里来了一群新成员
于杰桢和韩香兰商量,孩子这样优秀,不把他的学业供出来肯定不行。办法总比困难多,咱是共产党员,不能给政府添麻烦,不能去当贫困户靠国家救济,靠干部帮扶的事情,要让给那些实在没办法的人。
说干就干,2016年春季,他们从渭南买了60多只鹅苗,很快繁殖成150多只。好货不愁卖,很多路过的车辆,看到这个美丽的山村有这么惹眼的大白鹅,都会主动向他们打问并求购。第一年下来,夫妻俩一算账,连鹅蛋和蜂蜜,就收入了4万多元。
2017年,他家的收入继续递增,逐渐还了儿子上学的欠账。
乡里乡亲就得互相帮助
于杰桢夫妇自强自立的精神在儿子于斌那里得到了继承。于斌赴法留学后,一如既往地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目前,就业于法国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令韩香兰高兴地是,儿子已经开始挣钱了,拿的还是“年薪”,这对农村人来说,可是一种荣耀呢。
还有一件事让于杰桢夫妇感到自豪。乡亲们见他家养鹅成功后,纷纷到他家取经,在他们的带动下,有七八家村民也拥有了养鹅产业。韩香兰说:“乡里乡亲,必须互相帮助。要不是亲朋好友帮忙,儿子赴法国留学的费用实在是想都不敢想。如今,自家挺过难关了,就得想着回报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