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保督察不达标限产关停,到上游原药价格一度暴涨,再到下游经销农药必须持证上岗……2017年,农药企业和经销商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一年。为了应对当前形势,业内各方提出了不少应对难题的办法。
难题:高门槛 近期,生产许可证、产品二维码,排污许可证等话题热度在行业内不断升温。据最新政策,今年农药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将实施“一企一证”制,按生产范围进行许可,原药按品种、制剂按剂型规定范围,由省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等;此外,所有新出厂的农药包装上都要附上可进行信息溯源的二维码,方便查询和监督。农药企业和经销商清楚地认识到,随着行业的门槛不断提高,靠坐拥资源、浑水摸鱼等老办法搞营销行不通了。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今后农药行业的管理主要体现为“控、压、限、移、减、管”6个字,而“压”就是通过压减登记农药产品数量,鼓励支持农药企业创制新药,淘汰落后的配方、剂型。另外,2018年农药经销门槛也高了,也因为卖农药要有资质了。
难题:高压力
除了门槛高,压力山大、生存艰难是农药企业对今年行业的另一个预判。而谈到压力,首当其冲的就是环保。大多数农药产品属于有机化工产品,具有一定毒性,企业的废渣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性,属于危险废物,自然成为环保、安监部门的重点“照顾对象”。
“除了环保以外,企业产品结构升级的压力也很大!”安徽一家上市农药企业的开发经理告诉记者。就在一个月前的2017年12月,农业部宣布将在5年内淘汰全部正在使用的12种高毒农药。这意味着企业产品革新不能只是“动动嘴了”,有朝一日产品被列入淘汰名单,企业就将面临“断顿”的风险。
应对:协同创新 第一,销售模式创新。近年来,广西农博士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推出的“卖肥料、送打药”的宣传标语引发了业界关注。经销商、农药企业通过打药服务延伸了渠道,增强了客户黏性。除了跨界肥料,农药企业对植保无人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2016~2017年,以大疆、安阳全丰等企业为代表的一批飞防服务平台投入运营,将无人机带入了实战阶段。
第二,产品创新。随着农药使用及管理政策日趋严格,高毒、低效农药将加快淘汰,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环保农药成为行业研发重点和主流趋势。剂型方面,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缓控释剂等新剂型加快研发和推广。
第三,工艺创新。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和环保投入,全面研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不仅能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还能降低原料消耗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规模创新。2017年中国农药产能明显收缩,国家原则上已不再新增农药生产企业备案,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政策措施出台,也进一步提高了农药企业的准入门槛。环保督察趋严,将加速落后产能淘汰,缓解供给过剩的现状,优势企业的优势产品的市场前景明显改善。(据《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