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合理施用有机肥、生物菌肥、中微肥等基肥,能够在土壤和作物根部积攒来年生长所需的大部分能量,此时施肥要遵循全面补充、快速补充、大量补充的原则,针对不同作物属性,制定合理的营养套餐,给作物“攒足本”,给土壤“健健胃”。
用有机肥“养胃”
“我国化肥利用率较低,当前只有35%左右,与世界45%左右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南京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沈其荣说,长期单施大量元素肥,不仅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的理化性状以及微生物群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还使作物病虫害增多。
近年来,《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陆续发布,引导农民用增施有机肥、沼渣沼液、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等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提升土壤质量。
陕西省白水县尧禾镇汉寨村村民景海军说:“以前种果树不怎么用有机肥,产量时高时低,土壤比较硬,用旋耕机旋起来比较费劲,今年除了施入推荐量的有机肥之外,我还从其他地方拉了一些农家肥,配合有机肥施进去,果园的土松多了。”现在,不少农民已经意识到有机肥对土壤的作用,也享受到了有机肥带来的好处。
用生物菌肥“健胃”
生物菌肥是微生物肥料的一种,是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肥料,通过肥料中含有的微生物,能够促进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改善作物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利用微生物的作用,生物菌肥能将原来的废弃物如人畜粪便、秸秆甚至污染物发酵后变成具有活性的多功能高效肥料,大量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能够增加土壤肥力,刺激和调控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和抗病能力。
山东省济阳的大型黄瓜生产基地,黄瓜定植前,菜农一般会施入大量的农家肥,但冬季温度低,会严重影响有机肥的分解和利用。通过施入生物菌肥,土壤中农家肥可以加速分解和利用,丰富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提高微生物的活性。
用中微肥“开胃”
尽管中微量元素肥的用量远小于大元素化肥,但两者的作用却同等重要,其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作物的“身体”健康。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有些可以从水分、土壤等自然生长环境中获取,但更多地需要人工适量增施,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淑香指出,适量的钙可提高细胞壁的稳定性,抵御病原菌入侵;铁可以减轻马铃薯枯萎病和苹果黑腐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锰与其他微量营养元素合理搭配,会显著增加植物抗逆性。中微肥能够以极少量的投入补齐作物生长的元素短板,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帮助农民增产。
用专用肥“补胃”
冬施肥的终极目的是给土壤和作物补充养分,对土壤中上一年或者上一季消耗的养分进行补充,满足下一季作物生长的需求。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种类和数量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专用肥就是根据土壤测定、气候条件、施肥习惯和作物养分吸收规律而确定的,为作物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元素,使之既不过多也不过少,确保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对土壤和作物的不利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姜远茂说,专用肥的用肥量是根据土壤和产量算出来的,目的就是让果树吃饱不浪费,配方底肥重视磷钾肥的补充,比原来的配方更科学,更优化,可以放心用。专用肥的投入是对果树营养的一个补充,是果树生长的基础,量不在于多,而在于适合,达到补肥“补胃”的效果。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