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陕西省大荔县下茬立势、精准发力,不断创新扶贫模式,确保脱贫实效。其中大荔县官池镇西阳村“党支部(党员、能人)+园区+贫困户”的包赔模式效果显著,极大地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动力,营造了良好的脱贫氛围。
探索产业发展之路
官池镇西阳村党支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在中央提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思路指引下,紧紧抓住产业帮扶这一有力推手,适时提出了“手拉手、树志气、扶智力、一对一、只赚不赔”的党员干部帮扶模式。
西阳村党支部书记朱建发向记者介绍,目前西阳村有贫困户55户,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11户贫困户外,其余44户贫困户已入驻园区,在党员干部的“一对一”帮扶指导下发展大棚产业,该44户贫困户现已建成标准化设施大棚161棚。
实现全村脱贫目标
西阳村在县委县政府、县扶贫办及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帮扶下,产业园通过两年时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已建成标准化设施大棚580亩计710余棚,每亩蔬菜大棚年经济效益均在10000~13000元,除基本生产性投资每亩4000元外,每亩大棚年净收入6000~8000元,仅此一项可增加村人均纯收入1500元。
“我患有心梗,老伴也在年前做了手术,这一年光看病都得花好几万元。”正在大棚中忙碌的尚开会告诉记者,2016年6月,西阳村委会帮助他在产业园建起4亩辣椒大棚,亩产达到4千多斤,只是2016年年底就收入了一万余元。
“政府还帮我把屋里改造了一遍,解决了漏雨等问题,棚里种的辣子脆瓜都有村里帮着销售,家里日子慢慢好了起来。”尚开会说,在政府的帮扶下,他家也能“脱贫奔小康”了。
据了解,西阳村计划在2018年底发展设施大棚3000亩,同时实施交易市场建设等配套项目,着力带动周边东阳、北阳和小元三村的贫困户进驻园区发展大棚产业,为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扶持达到致富奔小康的最终目标。
(冯玉龙 本报记者 陈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