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2版
发布日期:
从“广种薄收”到“精耕细作”——
看种企如何玩转产业链
文章字数:1369
  农作物从种子生产到种植再到采收销售,需要经过诸多步骤,而把这些步骤串联起来,便形成了产业链。在福建厦门,有这样一家蔬菜种子企业,把业务从研发、生产拓展到了种子精细化加工、种苗代育、农超对接等全产业链。一家种子企业为何要建设产业链,又如何把产业链打造得有声有色?
  单纯靠种子赢得市场越来越难——
  蔬菜种企瞄准全产业链发展
  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走出了一家以生产销售胡萝卜、松花菜、辣椒种子等为主的蔬菜种子企业——厦门中厦种业。从1991年成立到2012年,中厦种业的种子销售已经初具规模。在中国种子协会公布的2016年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名单中,中厦种业排名第七位,是福建省唯一一家上榜种企。
  不过,中厦种业的步伐并没有停留在研发、生产种子上。从去年开始,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中厦种业完成了对播种机生产公司、种苗培育公司、蔬菜流通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控股,企业的业务范围逐渐拓展到种苗培育、种子精细化加工和农超对接等领域,走上了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道路。
  可以说,单从品种产品上看,中厦种业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何又一定要开拓产业链呢?“我们感觉到,在种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各家公司都加大了科研投入力度,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想要单纯依靠种子的特性、质量赢得市场,已经越来越难,必须把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的领域延伸,才能确立更大的优势。”厦门中厦蔬菜种籽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金条表示。
  种子外形不统一,播种效率受阻——
   “丸粒化+机播”提高播种效率
  “蔬菜种子不像大田种子,外形不太规整,不利于机械化播种。”洪金条说,中厦种业拿出了1000万元,并投入公司科研力量的四分之一来进行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研究。种子丸粒化,顾名思义就是将形状不一的种子加工成像药丸一样大小形状都统一的“丸粒”,其中最难的就是对种子破坏的控制。
  除了丸粒化的加工技术,中厦种业还配套研发了与之相适应的自动播种机。从2013年开始,通过减轻机器重量、提高播种精度、简化播种盒装卸流程等技术改良,中厦种业一共推出了四代自动播种机,而最新的第四代电动播种机,不仅同时具备开沟、播种、覆土的功能,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播种行距、株距,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完成15亩的播种工作。
  虽然丸粒化技术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但加工成本并不高,10万粒仅额外需要250元,可以满足2.5亩的种植需要,因此受到了种植户的广泛欢迎。“目前公司生产的胡萝卜种子,95%都进行采用丸粒化加工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标准。”洪金条表示。
  单一市场难以有效壮大——
  农超对接扩销路促转型
  福建省白水农夫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农业企业,公司拥有近2万亩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服务对象包括沃尔玛、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找到了这个产业链的香馍馍,2016年,中厦种业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对白水农夫的控股,白水农夫的市场资源也被中厦种业很好地利用了起来。
  “通过从市场端带来的反馈,我们发现,消费者越发注重蔬菜的品质,相比于普通的蔬菜,高山冷凉型蔬菜更受欢迎。”洪金条说。依托白水农夫的市场基础,从去年开始,中厦种业在河北张家口、宁夏固原等优质蔬菜产区都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基地。
  近年来,随着种企科研育种目标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市场,让市场需求来决定品种选育方向。在洪金条看来,中厦种业开拓农产品流通市场,目的正是为了获取研究市场信息进而指导科研转型。(莫志超)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