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临汾市吉县果农强勤忠眼里,自己的果园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节点:第一个节点是通过施肥管护技术提升苹果质量,改变了“苹果个小、虫眼多,一亩果园只能卖掉半亩”的困境,他总结为优质期。第二个节点是果园的有机化,主打绿色无公害品牌,“让苹果好吃又叫座”,他概括为优价期。2008年,他成立了勤忠苹果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20多户,12亩果园年收入超过15万元。
有机化生产挖掘最大价值
国家级贫困县吉县地处吕梁山南端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有着适宜苹果种植的土质和气候,是公认的苹果优生区。
产业规模化布局后,如何追求苹果的价值最大化?吉县重点在发展有机、打造园区、加强管理、提升品牌、拓宽市场上下功夫。
在苹果种植中,推行“减密间伐、有机化生产、果园上水”三项措施,建立有机示范园和清洁技术生产基地。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杜绝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养分补充主要依靠沼液、沼渣,病虫害防治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果树修剪废弃枝条通过生物质炉转化为清洁能源,并试验示范果园林下生草等节水保墒技术。
“优果率达到90%,每亩果园的收入比原来提高约3000多元。”强勤忠说,如今,他在合作社的果园里逐步实现了物理和生物技术防虫,用有机肥料代替化肥,实行人工打草覆草,不使用除草剂除草。
产业链拉长扶贫有路径
前不久,60多岁的吉县山阳村村民闫傲德加入到阳丰苹果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有机苹果。“合作社免费提供肥料,每年能省下成本上千元;聘请专家技术员免费传授技术,遇到种植难题时,随时有专家指导;苹果采收时,合作社还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优先收购。”他说,合作社让他有了脱贫的底气。
依托苹果,吉县实现了家家有果园、户户有产业。随着实施苹果产业提质升级,先后配套完善了果园田间路、太阳能杀虫灯、果园管护房、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配套,苹果产业已成为该县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开展网络营销培训电商人才
自从开通网店,果商崔凯忙得不亦乐乎。除了自家的果园,他还同时代理其亲朋好友的苹果营销。自从与县邮政局合作后,他的网店销售额突飞猛进,一年达到100万元。
传统的苹果销售,多是批发商上门采购,地头议价、交货,不仅叫不上价,果农也很难掌握到准确的市场信息,盲目种植,效益始终不佳。
2014年,吉县开始在全县大力推广“电商扶贫”,每年培训200余人次,引导带动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为传统的苹果产业带来新的生机。
“通过网店,果农不但可以提前预售、错季销售,订单化生产还能减少存储损耗。从种植到销售,果农直接参与,分享各环节利润,收益普遍提高10%以上。”崔凯说。截至目前,通过电商平台,吉县每年销售超过2000万公斤苹果。(陈健翔 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