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大县,为传统产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空间。
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培育壮大农村网商主体
发展农村电商,人才是关键,既要打造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也要培育铺天盖地的“蚂蚁雄兵”。砀山县在发展农村电商过程中,注重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既发挥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出抓好一批基础性、全局性和引导性工作,又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积极加强与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外引内联,着力培育壮大农村网商主体,为农村电商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里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除了中央财政2000万元扶持资金,每年还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在网商培育、项目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扶持。”砀山县商务局局长徐继胜说,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了杠杆作用,撬动7亿元左右的社会资本投资,带动了县级公共服务体系、乡村服务站点、物流体系、人才培训、品牌培育、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多个项目的建设。
2015年以来,砀山县累计举办电商培训班192场次,培训2.2万人,目前已拥有电商平台21个,电商企业984家,网店和微商2万多家,带动10万多人从事电商关联产业。
通过品牌建设,实现农村电商持续带动产业发展
要想扩大市场,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不仅要靠好产品,更要靠品牌制胜。“牌子就是竞争力,有了牌子好吆喝。我们在砀山酥梨的核心产区良梨镇良梨村,创立了‘梨农公社’这个品牌。”乐村淘砀山公司负责人郭鹏伟告诉记者,这个牌子主打“核心产区+绿色健康”,一下子就在市场上火了,价格比过去高了一倍多,去年卖酥梨鲜果就超过100万斤,带动村里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
打造农产品品牌,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通过品牌建设,打通农产品进城通道,实现了农村电商持续带动产业发展。“目前,我们培育出‘桃如意’‘背个果果’等15个全国知名品牌,拥有各类农产品电商品牌900多个。”徐继胜说。
搭乘“互联网+”的政策东风,实现跨越式发展
虽然是周末,但申通快递砀山县转运中心发货正忙。得益于农村电商爆发式增长,3年来,申通在砀山县的发件量年均增长3倍。“在砀山县,申通设立了直辖转运中心,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县级转运中心。”申通砀山公司运营总监曹杰说。
“作为新经济新业态的代表,电商不仅让卖果难成为历史,更带动了水果加工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农业、仓储物流、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全面崛起,成为县域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重要抓手,为当地供给侧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砀山电商发展高级顾问、半汤商学院副院长王盛认为,砀山农村电商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信息化相对落后的皖北地区,搭乘“互联网+”的政策东风,一样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