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耿苏强 白欢琳
近日,陕西杨凌残疾人职业农民培训在杨凌开班,培训坚持以人为本,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为目标,加快残疾家庭脱贫步伐为目的,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实现残疾人扶贫工作从“输血型”到“造血型”和“献血型”转变,确保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培训一名残疾人,拯救一个家庭
没有钱,不懂技术,而且自身还有残疾……残疾人往往因不能正常生活、工作而自卑。如何让他们通过技术扶贫和产业扶贫,实现自我创业脱贫致富,是陕西杨陵区残疾人联合会近年来考虑的工作重点之一。
“党的政策真好!今天来这里学习,就是希望能学个手艺养活自己”。11月20日,在杨陵区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的第二批残疾人技能培训班上,来自陕西武功县普集街农民赵新会激动地说。
赵新会自幼患有小儿麻痹,如今45岁的他想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奶山羊养殖。“政府给了我们扶持资金用于购买羊羔,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脱贫,再不能‘等靠要’”,赵新会说,如果再不学点知识,可就等着坐吃山空了。
据了解,本次培训包括实用技术培训和实地观摩两种形式,提高残疾人的再就业能力。内容涉及养殖、种植、杂果、电子商务等内容,期间还特意开设了心理疏导课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现场与培训学员进行了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精准扶贫,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为了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杨陵区残疾人联合会坚持“输血不如造血,送钱不如送岗位”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对残疾人进行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免费搭建学习平台,使他们从家里走出来,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实现自身价值,同时扶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向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利用各项举措,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通过产业扶持、教育培训等措施实现脱贫”。杨陵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王鹏表示,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区残疾人联合会将做到贫困残疾人的“痛点”在哪里,他们的扶贫重点就跟进到哪里,助残措施因人而异,精准发力,确保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