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间破瓦房,四处通风透亮;2017年,两层砖混新房,各种家具一应俱全。三年时间,贵州省息烽县养龙司镇大山村村民蔡显德的家变了。这一切要归功于猕猴桃种植,蔡显德说,现在他家一年收入4万多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2014年,贵州林宜居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大山村,通过“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和“公司+农户”的模式,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引导当地群众种植猕猴桃2700亩。在企业带动下,去年大山村人均收入8700余元,猕猴桃俨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今年,林宜居猕猴桃产业初具规模,预计产量20万斤、产值300万元。大山村村民吴开芬是2017年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她把自家3亩地入股公司,同时在公司打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她说,在种植猕猴桃的前三年,公司每亩地补给300元的流转费,待猕猴桃达产后,公司还按照利润的10%分红,每亩地预计可分红1500元,一年的收入有两三万元。据了解,大山村以土地入股种植猕猴桃的群众就有20余户100余人,共入股土地400余亩。在大山村,像吴开芬这样既是股东又是产业工人,具有“双重身份”的人还在不断增加。
“精包装每件24个果子,全国包邮价150元。”打开林宜居公司员工杜勇的微信,一条条订单还保留得十分完整,印证着生意的红火。杜勇预算,明年猕猴桃产量将达100万斤,公司除了面向大型商场和直营店销售外,正计划发展猕猴桃深加工产业,解决农户担心的滞销问题。
据介绍,除发展“农民股东”外,养龙司镇还以村集体资金70万元入股林宜居公司,每村每年保底分红2万元。待猕猴桃达产后,公司按60亩猕猴桃纯收益的70%进行分红。
(何胜华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