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鑫
爷爷曾经有一个用枣木做的豆腐梆子,小巧精致。尽管年代久远,但那豆腐梆子敲出的声音依旧清脆响亮,能传出很远。而且爷爷的豆腐梆子细腻、滑润,手感极好。
“梆!梆!梆!”故乡山村的清晨过去多是由清脆的豆腐梆子声唤醒的,伴着鸡、鸭、鹅的欢唱,还有“吱扭吱扭”扁担挑水桶的声音,僻静的小山村刹那间便会沸腾起来。
一切都已经远去了,几乎没有人还记得那里曾是革命老区,那里曾有过一场三天三夜的战斗,也没有人会记得那里曾有一个卖豆腐的老兵,没有人记得他敲的“梆梆梆”的声音有点急,猛听上去像冲锋号的声音。
爷爷做的豆腐远近闻名,爷爷敲豆腐梆子的声音也格外清脆响亮。做得一手好豆腐、敲得一手好梆子的爷爷,曾是一名老兵,当年的他是一名赫赫有名的机枪手。
年轻的爷爷当年和战友抬着机枪在枪林弹雨里穿梭,每次战斗前他都会把机枪擦拭得锃亮。爷爷当兵前曾是一名猎手,身手敏捷、眼神好,当兵后打鬼子更是神勇。那是一场激战了三天三夜的战斗,爷爷被从战场上找到的时候,浑身是血,机枪还紧紧地抱在胸前。九死一生的爷爷火线入党,入了党的爷爷决定不拖累组织,离开部队的那天,他认认真真地擦拭了好几遍曾陪着他冲锋陷阵的重机枪。
后来,全国解放了,爷爷跛着一条腿,开始敲着梆子走街串巷卖豆腐。“梆!梆!梆!”爷爷敲梆子很有力气,细听甚至能听出那么点冲锋号的动静。面对端着黄豆、地瓜干等来换豆腐的乡亲们,爷爷也总是会露出极为和善的笑容,小心地拿出小刀切上块豆腐,再轻轻地放进称盘称好,碰到身后有跟着小闺女、小小子的,爷爷便会切上一小块填进孩子的嘴里。碰到孩子们来把弄他的梆子,他便会轻轻地抚抚孩子们的头,拿起他们的小手“梆梆梆”地敲上那么几下,给孩子们讲讲梆子的故事,说很久前有位和尚,得罪了卖豆腐的祖宗,卖豆腐的祖宗就仿照和尚的帽子,做成豆腐梆子,镂空了就敲打得梆梆响,所以敲豆腐梆子也叫打和尚。孩子们便会喊着“打和尚!打和尚!”一哄而散。有时有调皮的小小子学爷爷跛脚,爷爷也不生气,只是笑笑,有时会拿起梆子“梆梆梆”敲几下。
那时时常有年轻后生撺掇爷爷讲讲当年的那场战斗,爷爷便会拿着他的豆腐梆子当“家什”,讲到兴奋处“梆梆梆”地敲上几下。曾经的机枪手爷爷也挺幽默,他说就像当兵打仗离不开枪,卖豆腐跑生计也离不开梆子。爷爷的豆腐梆子是他自己用整块的枣木做的,他用端过重机枪的手把一段枣木刨皮后,在一面掏开一个口子,然后从口子处掏空木头,又在另一面插上木柄,一个豆腐梆子便做成了。爷爷说不要说一个小小的豆腐梆子了,过去的土枪土炮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如今几十年过去,日子越来越好了,然而曾经在枪林弹雨间冲锋的机枪手爷爷不在了,爷爷那“梆梆梆”敲得像打枪一样的梆子声也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