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丰县都阿艾格孜村,杨院利(右二)向枣农介绍红枣标准化栽培技术。 本报记者 耿苏强
为了让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近几年,陕西杨凌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脱贫新路径,将“科技扶贫”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分析“贫”根症结,区别贫困农民的扶贫需求与介入扶贫产业的发展前景,一批又一批农业科技工作者走出实验室,走进贫困地区,走到田间地头,把科研成果播种在祖国大地。
彻底扶贫必先扶智
科技特派员大显身手
“这次红枣高产创建示范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新技术,特别是专家讲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还真管用,今年每亩大枣平均综合效益可增加300元。”站在自家枣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都阿艾格孜村麦提赛伊迪.巴拉提激动地说。
截至目前,类似这样的科技扶贫形式在民丰县共开展了6场次,受益农民1000余人,而这仅仅是杨凌示范区面向全国贫困地区科技扶贫的一个缩影。
杨院利是作为杨凌示范区科技特派员对接民丰县科技扶贫工作。用杨院利的话说,自从成立了科技扶贫标准化农业综合示范推广基地,现在干活心里踏实了,新技术、新成果推广速度更快了。
目前,该基地打造了以林果为基础、产业链金融服务为抓手的大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辐射带动了全县10000亩大枣种植。其中,大枣标准化种植户,由该县得都阿艾格孜村逐渐发展到了该县的英吾斯塘村、阿齐玛等村,共269户。同时基地还建立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溯源体系,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保障农民增收脱贫。该基地还发展电子商务,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全新经营模式。目前,该模式在民丰县若克雅乡英吾斯塘村和阿奇玛村复制推广。
据统计,类似这样的推广基地,杨凌已建立了301个,覆盖18个省区,农科技术推广面积现已超过6000万亩,共有5000多项农业高新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
产业铺路授人以渔
让“扶贫羊”成为脱贫“领头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技术可以帮贫困地区解决生产难题,可以使脱贫成效更长久。“我家从分得‘扶贫羊’后,每天除了种庄稼外,还可以通过养羊多挣近一万元。”近日,在民丰县都阿艾格孜村,养殖户阿卜力米提激动地说,“看来致富还得靠科技才行!”
面对脱贫攻坚工作,杨凌示范区积极做好精准扶贫产业的对接项目,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让“扶贫羊”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扶贫羊发放了,怎样才能让其成为贫困户发家致富的领头羊,这值得每个帮扶干部思考。在面对贫困户对扶贫羊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杨院利及时邀请养殖专家给予技术指导。同时结合走村入户的方式,加强对养殖户们进行培训,为贫困户分忧解难。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在民丰县都阿艾格孜村、英吾斯塘村等贫困地区,大力实施扶贫牲畜养殖项目。坚持把培育“造血”机制作为扶贫攻坚的根本所在,大力开展智力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从根本上“拔穷根”。其中,“扶贫羊”已成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摇钱树”。
目前,杨凌示范区在全国范围内贫困地区设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形成了以基地项目负责人+基层农技骨干的扶贫新模式,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微信平台让农业专家“远程诊疗”找准目标技术助攻
构建服务发展网络、建立服务基层平台、搭建服务群众桥梁,有效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在杨凌示范区新疆阿克苏红枣示范推广基地,除了提供农技服务直接到田外,该基地还建立了西农大新疆红枣微服务平台,保证专家随时向农民提供实用、便捷、高效的农业技术。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枣农阿依仙古丽高兴地说:“有了这个App软件,等于专家就在身边”。
而在几年前,当地红枣品质不佳的难题一直困扰枣农。“上门收购的枣商少了,收的标准更严了。全家生活都指望这片枣园,这可怎么办?”阿依仙古丽说,他们赚的都是辛苦钱,枣树高而多刺,枣小、数量多,不好采摘,费时费工。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枣农们种上高产高效的新品种枣树,在阿克苏当地政府的协助下,建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阿克苏红枣实验基地,组建了红枣推广团队,积极开展“七月鲜”等大枣新品种试种,并陆续在阿克苏、和田、喀什、巴州等区域建立了品种示范园。
改了品种,枣农们的难题迎刃而解。“真没想到,种红枣有这么多讲究。”阿依仙古丽家的红枣在今年的品质筛选中,大直径的特级枣产量翻了一番。
基地负责人韩刚说,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使科技知识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三直接”服务方式,让枣农没了技术烦恼,受到了农民的广泛称赞。
记者感言:贫困地区贫困情况各有不同,脱贫发展各有所需,因此扶贫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才能“接地气”。另外,还要鼓励农民科技致富,只有将“科技扶贫”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扶贫才能更精准,而杨凌正是为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杨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