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早茶、竹笋、蜂蜜、农家腊肉香肠、黄粑……这些朴实的山货,是城市人眼里的“宝贝”。而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七里村大学毕业返乡的副主任王玉珍在精准扶贫中,依靠农村电商平台,在淘宝网上开微店,让城里人轻松买到了这些“宝贝”,为村民找到了一把脱贫摘帽的“金钥匙”。从2015年5月建立淘宝网店至今,王玉珍为村民卖出农副土特产达30万元。
2015年,随着纳溪区精准扶贫由“输血式”转向“造血式”推进,受助贫困户纷纷走上了养鸡、养鸭、养猪、养蜂、种茶、种果树、种楠竹的脱贫致富路。然而,王玉珍在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发现,不仅自己所在的七里村地势偏远,就是白节镇距离泸州城区也有30公里的路程,信息闭塞导致村里所生产的土特产虽品质优良,但在销售上大部分还处于乡村集市提篮卖、靠小商贩来收购的低层次阶段,卖难问题十分突出。
针对这一现实,为把乡亲们“深闺”中的农特产品推销出去,王玉珍想到了当前正如火如荼的电商。有了这个打算后,王玉珍经过1个月的市场调查和学习培训,于2015年5月在淘宝网上成功注册了“四川家乡味土特产就对您的味”网店,将白节镇10万亩竹海深处农家的土特产卖到了全国各地。
村民李仕群给算了一笔账,1斤土蜂蜜如果自己拿到镇上卖,只能卖70元/斤,但王玉珍给村民的收购价达到80元/斤;老腊肉如今能够卖到40元/斤,市场价仅售25元/斤;笋干60元/斤,高出市场价15元……两年多来,通过王玉珍的淘宝店,去年李仕群家的土货就多卖1200多元。
如今每天,王玉珍要么接到三两个咨询截止发货时间的电话,要么她打电话催促村民按时将自己所下单的土特产送到店里来,确保当天将顾客下单买的土特产发出。从去年5月至今两年多来,王玉珍发出的3万多斤山货,销售额达30万元。靠着卖土特产,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 刘信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