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一粒小麦变身500种产品
我国通过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提高粮食产业经济科技含量等方法,积极探索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文章字数:1400
  粮食,一头连着农田,一头连着餐桌。粮食产业经济涵盖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是粮食供求的“蓄水池”和“调节器”。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粮食产业体系,然而粮食产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利用率低,粮食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说。在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求相对宽松的情况下,统筹好粮食生产、加工、储备、流通能力建设,探寻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迫在眉睫。
  “粮头食尾”做大做强粮食精深加工
  在全国粮食系统,有着“全国粮食产业看山东,山东粮食产业看滨州”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滨州也是粮食加工转化大市,域内聚集着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163家。201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06万吨,年粮食加工转化量1379万吨。粮食加工转化量为总产量的4倍多,滨州在粮食精深加工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窥一斑而知全豹。滨州的实践成为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粮食产业体系。2016年,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的企业达到1.8万家,加工转化粮食4.8亿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8万亿元,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为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出台关于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国国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粮食加工转化率、主食品工业化率分别达到88%和25%以上;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粮食企业达到50个以上。
  “吃干榨净”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
  “吃干榨净”不仅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现代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针。  在发展中,“循环融合”成为滨州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按照“吃干榨净、循环发展”的原则,滨州引导粮油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和主导组建专业合作社,以“企业+合作社+基地+订单农户”模式开展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并在原料高效利用、产品梯次开发等方面加强研究。目前滨州全市小麦、玉米、大豆原料利用率均达98%以上,小麦精深加工形成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完整循环产业链。在山东滨州中裕食品公司,每一粒小麦从里至皮被榨干吸净,转化成面粉、酒精、液体蛋白饲料等十大类500多种产品。
  目前,全国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有2558家,建立原粮基地6546万亩,涉及1385万农户,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载体之一。
  专家认为,要促进粮食产业融合发展,就要从各环节分散经营向“产购储加销”一体化转变,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发展“新六产”、协同联动、融合发展,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三链协同”增加多元化、个性化产品供给
  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粮食产业链条依然较短、关联度较低。“其中的两个70%值得关注,一是70%的粮食加工企业从事米面油等初级产品加工,二是70%的成品粮油加工企业尚未实现副产物综合利用。”张务锋说,解决的办法就是促进“三链协同”,打通粮食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最终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
  在我国各地,提高粮食产业经济科技含量和价值含量的努力已经展开。张务锋说,例如吉林省瞄准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优质粮食资源,集中打造大米核心品牌。仅用3年时间,吉林大米就已经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大米,这些实践都为破解“稻强米弱”“麦强面弱”的粮食加工行业发展困局提供了新的启示。(据《光明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