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有机田”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蛙共生模式成功实践
文章字数:1007
  “我们要在不施化肥、不打化学农药、不用化学农膜,确保以镉为主的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的同时,努力实现超级杂交稻的丰产。”近日,湖南省农学会组织在浏阳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开展了超级杂交稻“稻蛙”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现场验收会。会上,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首席专家柏连阳向记者如是说。
  在浏阳市北盛镇边洲村种植的101亩超级稻“湘两优900”稻蛙共生模式示范基地,专家组随机抽取3丘田现场测产,按13.5%含水量折算后,可获干谷720.3公斤。在今年持续强降雨和持续高温天气影响下,仍比该品种常规大面积种植高出近10%的产量。
  稻蛙共生模式,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研发的水稻绿色生产“蜂蛙灯”技术的“升级版”。2008年,该所优质稻研发团队,开始研究水稻节氮增苗健身、稻螟赤眼蜂与蛙类人工饲养和田间释放、新型益害虫分离式杀虫灯等水稻生态栽培技术,最终集成了水稻绿色生产“蜂-蛙-灯”技术。技术成果获2014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全省常规水稻种植中获大面积推广。
  “我们想尝试在超级杂交稻种植中推广这种绿色生态技术。为了提高农田亩产单位面积效益,我们将这一技术中的‘蛙’,从单纯的灭稻飞虱功能,扩展为同步养殖。增加了青蛙养殖收入,蛙粪还能肥田,一举多得。”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说。
  边洲村村委主任许松林介绍,该村有3720亩稻田。  在湖南省农科院和浏阳市农业局联袂支持下,该村首批纳入有机农业生态试验示范园的稻田面积达1780亩。三方希望共同将该村建设为“中国有机第一村”。在该稻蛙共生模式示范田里,研究人员首次探索每亩投放黑斑幼蛙1万只。
  张玉烛介绍,他们拟分三步走实现“有机村”的打造和对绿色生态种植的研究。首先从“蜂-蛙-灯”模式入手,建立起有效的有机生产模式。再在培育好稻田生态环境后,建立高效种养模式,每亩田力争实现2000元以上纯利润。最终,实现稻-蛙、稻-鱼、稻-鸭、稻-鳅等模式为主体的立体有机生产体系。
  这种既能大幅提升稻米品质,降低病虫防治成本,又可减少农田面源污染的绿色生态种植越来越被重视。此外,种养结合绿色生产模式伴随着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对水稻绿色生产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绿色栽培优质超级杂交稻,是很有前途、可持续发展的水稻栽培方式。既比传统常规稻提高了产量,又满足了老百姓对水稻品质、绿色无污染稻米的需求,性价比很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核心成员、育种家邓启云如此“点赞”,“希望这种技术在超级杂交稻栽培中能赶快推广。”(据《科技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