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科技支撑小麦全产业链发展
2017年粮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现场考察会举行
文章字数:769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共同举办的2017年粮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现场考察会,在河北省邢台市金沙河集团召开。在位于河北南和县闫里乡闫里村的金沙河示范基地,金沙河集团副总经理魏海京告诉记者,他们公司2012年成立了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了“公司+土地流转农户+合作社+职业农民”的新型模式。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随着土地流转面积的增加,我们发现越来越需要懂技术的职业农民科学管理田间生产。合作社开办了‘金沙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院’,还获得了河北省农业厅的挂牌认可。”魏海京说。目前,该学院已经培养了30名新型职业农民,在职学员50人,这些学员每人管理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土地,试种小麦和玉米新品种。“合作社把农技专家和育种单位、农机厂商、化肥厂商的专业人员请到一线,手把手传授学员种植管理方法。现在,毕业出去的学员都在金沙河的其他基地任职,推广他们的经验成果,让专业技能直接对口生产。”魏立科说。
  形成一套完整产业链
  回到厂区,在一栋七层楼高的小麦制粉车间,记者看到,小麦经过24层筛除后入磨研磨。而整栋车间只需要3名工人,实现了全封闭、无污染,并且出现故障时设备将自动报警提示。在制粉和挂面车间之间有输送设施链接,面粉生产后不经过包装,直接输送到挂面车间粉仓使用,进一步减少了污染。魏海京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建成了20多条挂面生产线,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2015年至今,公司在小麦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规模种植和科学管理的有机统一。”魏海京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岗位科学家张波博士告诉记者:“未来,应该以加工企业为龙头组织小麦生产,通过规模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保障原粮质量,进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益。”(据《农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