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是一个十年九旱、自然条件严酷的传统农业县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土地撂荒现象突出。
那么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办法总比困难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大户带动、千家万户联动的思路,安定区琢磨出一些做法,难题正在被解决。
模式一:企业加合作社
王永军是甘肃省定西市鑫源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去年他在庙川村流转了1000亩地种马铃薯,今年又带动大户种植2000亩、农户种植3000亩。
“我们与蓝天集团有合作,丰产减产,都有最低保护价,会员还能多卖两分钱,心里有底呢。”王永军说,蓝天集团在马铃薯淀粉行业内产能做到西北第一、全国第二,产销两旺,只怕原材料会“断顿”。他们推动的蓝天模式是让农民变社员、社员变会员、会员变股东,从而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让会员与蓝天成为“同舟共济”的利益共同体。
在蓝天集团牵头下,联合社在安定区的葛家岔、石峡湾、新集、西巩驿等部分乡镇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马铃薯储备库5座,储备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订单种植基地面积5万亩,带动农户3万多户,其中贫困户1000多户,年人均收入可增加2000元,直接安排就业人员300多人。
模式二:土地流转带动
定西的贫困在全国有名,安定区李家堡乡黄金村的贫困在定西有名。满是黄土疙瘩的黄金村,人都往外奔,很多地撂了荒。
在外做了多年生意的张鹂觉得土地还是能生金的,于是在2015年12月建起了黄金合作社,建起了优质饲草种植基地,形成规模化经营、片区化种植、基地化发展的格局。流转土地的农户户均收益2000元左右,合作社每天用工60人左右,农忙季节每天用工200多人,又为农民提供了就近务工机会,使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
从去年起,贫困户孙强家的日子有了起色:政府帮着盖了新房,他向合作社流转了10多亩地,养了合作社投放的3头牛6只散养鸡,加上就近务工也有一些收入,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在安定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一次性集中流转土地租赁经营,推行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市场化、发展科技化和管理规范化,有力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并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增收。
模式三:折股量化分红
67岁的杜宽山是黄金村的贫困户,这两年,杜宽山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有一笔收入,而这笔钱来源于当地政府将100万元黄金村扶贫建设专项资金量化入股到合作社,其中村集体股金30.24万元,让64户贫困户变为股民,共持有股金69.76万元,每户持股1.09万元,合作社每年按入股资金的8%对村集体和贫困户进行分红。
折股到村到户、滚动循环发展,安定区将财政投入的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到贫困户中,建立帮带关系,形成“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经营权变股权的“三转变”。
2016年,安定区共实施折股量化资金4481.2万元,其中到户资金1256户4330.16万元,到村资金151.04万元,年分红收益将分别达到306.6万元和12.1万元。
模式四:农机服务托管
正是因为耕作、播种、施肥、喷药、收获等作业项目全程机械化,团结镇庙川村的谢建红才敢流转100多亩地,“传统方法两个人一天能种上一亩地,机器一天种十多亩地。”所以他觉得“100多亩地,种起来比以前还轻松。”谢建红说。
在安定区,有实力的农民合作社或农机服务队还为无力耕种的贫困户提供代耕代收、联耕联种等专业服务,建立了“耕种收关键环节由合作社负责、日常田间管理由社员负责”的生产经营模式,解决农户因惜地情结不愿流转而难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组织化的问题,逐步实现耕作环节机械化和生产环节标准化。
地怎么种?人怎么富?安定区处处可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身影,这套“组合拳”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成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新引擎。它为这块土地带来的深刻长远变化,目前还不能完全看到,但贫困户的日子宽裕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已是实实在在的变化。(谢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