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销售处方制避免了农民盲目使用农药,在降低农药使用量和购药成本的同时,精准用药也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效果,有效减少了用药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确保了农药经销商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要买农药,先开处方 “老骆,快看看我的稻子生了什么病?怎么处理?”骆红光马上答道:“这是纹枯病,你快过来,我给你开处方拿药。”
“买农药还要开处方?”“是的,农药处方不仅可以作为凭证保障双方利益,还能促进精准用药、节约用药。”湖北省监利县金草帽水稻合作社理事长周祖清解释说,合作社下设的农资超市在销售农药时会开出相应的处方,列出施药时间、药剂名称及剂量、防治对象、稀释倍数、使用方法、用药时间、安全间隔期、注意事项等。
翻看最近的农药处方及销售记录,永联村农民程和武购买了防治水稻孕穗期病虫害的套餐,包括闲一月(甲维·虫酰肼)50毫升、杀虫单80克、吡蚜酮20克、四霉素35毫升,共计20元,用于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纹枯病、稻飞虱、稻瘟病、稻纵卷叶螟。
农民买农药,商家开处方,不仅使农民的买药成本下降了,用药量减少了,防治效果也更好了。
照方抓药,维权有据
业内人士认为,农药销售处方制的实施不仅是农药管理机制的创新,更是农业部门依法行政、履职尽责的重要体现,有利于促进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农药销售处方制还能够正确指导农民科学选购农药,正确使用农药。
过去,由于没有强制性要求在农民购买农药时要开处方,一旦出现药害,因为缺乏有效证据,往往不能尽快明确判定销售者是否尽到告知义务,农户是否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用药,销售者和使用者往往各执一词,调处难度很大。
而推行农药销售处方制后,处方单成了农药购销双方维权的重要依据。今年1月,当阳市公母山红辣椒专业合作社与当地的庄稼医院产生药害纠纷,最后,根据损失及责任认定,执法大队组织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对该庄稼医院不正确推荐农药产品和不开具处方单的行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全面落地,尚待规范
在农药市场,尤其是大部分基层农药零售门店的销售者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并不具备太多的植保知识,这就造成他们不会开处方。另外,在很多特色小宗作物上,尚没有登记的农药,存在“无药可用”现象,销售者怕承担责任,也不敢开处方。
业内人士认为,推行农药销售处方制是农药经营者强化台账管理、搞好服务的具体体现和补充,实际上就是执行最严谨的标准,践行农药管理与服务,不仅有利于规范农药经销商的经营行为,引导农民合理用药、对症用药、科学用药,也有利于执法部门进行市场监管,更有效地处置农药安全事故,使农药市场的经营秩序会更加规范有序。(乐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