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她家的蒙古包,是最温暖的蒙古包
米格德玛几十年来养育了25个残疾人、智障者、老人和孩子,被誉为“草原母亲”
文章字数:1306
“草原母亲”米格德玛和乌云其木格的儿子吉日嘎拉在蒙古包前(5月7日摄)。

  最温暖的蒙古包
  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耐日莫德勒嘎查牧民米格德玛是个美丽的蒙古族女子。1989年结婚,有3个孩子。1994年,父母相继去世,一直由父母照料大姐的两个孩子陷入窘境。大姐耳朵听不见,眼睛高度近视。米格德玛把两个不到8岁的孩子接到自己家里。
  新增两口人,生活的担子一下子重了。7182亩并不丰饶的草场,养了六十多只羊,一年的收入只有几千元。米格德玛和丈夫省吃俭用,勉强让7口人不受饥寒。
  就在这时,几十公里外的老乡乌云其木格患肺结核即将离世,弥留之际写了一封信,将智障丈夫布德和3个未成年孩子托付给米格德玛。一贫如洗的毡包、目光呆滞的布德、穿着破衣的孩子,眼前的一切让米格德玛流下了心酸的眼泪。她和丈夫一商量,便把布德和孩子们接到家里。
  2002年10月的一天夜晚,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米格德玛推门一看是一个老太太。得知老人的拖拉机陷进泥里,她和丈夫走了3个小时找到拖拉机,带回老人两个40多岁的儿子,一个智障,一个失去双手。
  这位老太太是69岁的额日格吉德玛。老人原来说好只临时住几天,后来央求米格德玛把她们母子留下,“遇到大灾年,牛羊都没了,没处去,无法活下去了。”看着老人无助、充满期待的眼神,米格德玛的心立时就软了,当即答应下来。
  草原上传颂着,米格德玛心像天一样宽,像地一样厚,她家的蒙古包是最温暖的蒙古包,她被当地人称为“草原母亲”。
  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有学上
  这里人烟稀少,离旗府所在地70多公里,养活这么多人,米格德玛只有和丈夫拼命地干活。
  自家的羊太少,她帮助别人放羊,产的羊羔各得一半,最多时帮别人放羊400多只,这一干就是25年。一有空,她就坐下来搓毛绳、做奶制品,帮人家剪羊毛,在那达慕大会上开饭店……能干的活她都去干。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妈妈总有干不完的活”。
  1995年以来,米格德玛用一块一块积攒下来的钱,在自家的蒙古包周围陆续建起4个蒙古包,25个老人和孩子,都有了安身之所。
  最困难是孩子们上学的费用。每年的开学季,是米格德玛最犯愁的时候,8个孩子2000多元的学费从哪里来?从不向困难低头的她每每四处求人,直到凑够钱。
  老人有吃有穿有医,孩子们快乐地上学,却不知道米格德玛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她的女儿说:“妈妈内心很坚强,从来没在我们面前掉过泪。”
  她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帮助别人
  2015年,布德的大女儿阿杰扎木出了车祸。米格德玛闻讯后,把房本和营业执照抵押贷款17万元,辗转多家医院帮助治疗。肇事者不负责任,她反复找上门,要到7万元赔偿金。
  2008年,生活负担减轻、日子逐渐好转的米格德玛,在旗里开了一家蒙古族服饰加工店。米格德玛生活日渐宽裕,便去帮助更多的人。她资助嘎查5个贫困户的孩子,一直到小学毕业。她帮助贫困户养羊,产羔70%归贫困户。2010年米格德玛被评为全国劳模,她把奖金的一半送到当地移民扶贫点,给50户每户100元。身为嘎查妇联主任,她还带领妇女养羊,并用所得收入给全嘎查151人每人缴了养老保险。
  今年48岁的米德格玛有一个幸福的家,女儿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大儿子当边防战士,小儿子在草原上放牧。米格德玛担任嘎查妇联主任近20年,丈夫担任嘎查长和嘎查党支部书记也近20年。(李仁虎)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