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本身种类繁多,隐性成分也不一定局限于农药,难以像农残检测一样有统一的标准能够涵盖大部分的农药品种和非法添加物质,难免有所疏漏。
隐性成分危害大
农药中违法添加的隐性成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添加隐性成分农药往往由于见效更“快”,药效更“好”受到农户的追捧,质量合格的农药反而没有销路,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农药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如何加强农药管理,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加快推进农药产业创新,构建安全的农药市场环境,是农药管理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农药管理需加强
强化农药制度管理,依法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农药登记制度,积极发挥农药登记制度的导向作用,加快推进作物用药试验筛选与依法登记,实现“有药用”。规范农药经营管理,全面推进高毒(高风险)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加大农药市场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提升农药质量特别是隐性成分检测水平,加强与执法部门的合作,实现检打联动。
强化农药使用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制订完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田间施药操作规程,及时发布病虫害防治用药指导目录,指导农民正确选药、适期用药。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制度,促使农民遵守农药安全、合理使用规范,科学防治病虫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药安全使用风险预警机制,预防农药使用事故发生。创新农药再评价机制,加强对已登记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监测。
加快产业创新,推进农药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生产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的项目合作,引进新配方、新工艺,鼓励生产企业逐步由仿制药向创制药转变。加速农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研发生产环境友好型农药,加快高安全、低风险的新农药、新剂型研发生产,逐步限制、淘汰高毒、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农药产品和工艺技术,优化农药产品结构。(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