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渐
在山西省沁源县灵空山镇第一川村,有一位普通的农民王文生,多年来,他扎根山区,凭着一股敢于创新、不怕吃苦的精神,依托当地高寒山区小杂粮种植优势,潜心研究开发苦荞麦系列产品,实现了由传统种植向科学种植的转变,由单纯种植向特色加工的转变。为全县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走出了一条符合县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靠科技,在示范种植上求突破
长期以来,沁源当地农民有着种植小杂粮的传统习惯,但由于种植方式落后,管理粗放,产量低,效益差,导致种植收入极低,农民增收缓慢。面对这种状况,王文生把增产增收的突破口定位在科技引领上,针对当时品种老化、科技含量低、产出率不高的弊端,他多次与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及有关专家取得联系,先后引进高产莜麦新品种和“黑丰1号”荞麦新品种,在自己的承包地里进行试验示范,精确地掌握了苦荞麦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能,通过对比试验,新品种抗性、丰产性均超过传统品种,亩产由原来的80公斤提高到120公斤,增幅50%,并在苦荞麦产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王文生被当地群众誉为“荞麦土专家”,他的试验基地被县农业部门确定为小杂粮高产创建示范基地。
拓基地,在规模生产上做文章
为了将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小杂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王文生建立了沁源县土老帽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由原来的80余亩扩大到460亩,除带动所在乡镇灵空山镇农户发展小杂粮种植外,还推广到邻近乡镇,300余户实施种植,合作社与所有种植户签订了订单合同,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配送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的“五统一”运作模式。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种植基地面积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小杂粮产业板块,种植农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00余元。
创品牌,在产业链上谋发展
随着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王文生通过反复市场调研、聘请专家论证、进行前景预测,决定兴建深加工项目,由销售原产品向加工增值转化,拓宽经营渠道,延伸产业链条,致力于苦荞深加工,相继研发出食用面粉类、理疗保健类、日用夏凉类三大类二十多个品种的产品,注册了“仙荞牌”商标。实现了小杂粮种植向加工转化的跳跃,形成了小杂粮系列产品,产销一体化发展,探索出了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为沁源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得益于小杂粮事业,王文生曾先后获得市级“农业科技创新标兵”“种粮大户标兵”“星火带头人”“脱贫致富带头人”等荣誉,这些被肯定的背后,是又一次新的起点,他将继续开拓创新,谱写小杂粮大文章,当好科技兴农的急先锋,农民致富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