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蔬菜大棚陆续进入歇棚期,到了一年休养生息的时候了,这个时候菜农却不能歇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大棚土壤进行处理,尤其在翻土、消毒、调节土壤环境等方面应多加重视。
翻土需谨慎,严防“栽跟头”
在菜农整理棚室的过程中,翻土是一项技术活,但就是这项技术活,很多菜农却把握不好,往往在这个环节上“栽了跟头”,成为棚内病害爆发的根源。
翻土前棚室清理不严,杂草进了地,病菌增多。很多菜农着急换茬,很多杂草和蔬菜烂秸秆并没有清理干净,直接翻进地里,而这是一种很大的隐患。因为这些杂草容易成为病菌及害虫的中间寄主,当棚内种植蔬菜后,这些病菌及害虫会再次传播到大棚当中,对蔬菜的种植造成危害。建议菜农翻地前及时将棚内的杂草除去,消除病菌及害虫的中间寄主,为蔬菜定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翻土时深度不够,生理性病害增多。常规的旋耕机连年翻地,势必会造成犁底层的出现,因此建议旋耕机与犁耕、锨耕结合,物理加深耕作层。可以隔次轮流使用犁、旋耕机和铁锨,可以打破长期使用旋耕机形成的较浅犁底层,促进根系的深扎。
土壤消毒,应当“因棚制宜”
菜农在大棚管理上因施肥习惯不同,种植作物不同,土传病害和盐渍化的种类、程度也不同,因此要因棚制宜,区别对待,采取适宜的措施加以解决。
对于1~2年新建成的大棚,土传病害和盐渍化问题不突出,可以采取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结合深翻地的措施。定植时,可采用药剂穴施和蘸盘,如抗茬宁等蘸盘,穴施生物菌肥等,可大大减少烂根死棵现象。
对于3~5年的大棚,一般土传病害和盐渍化中等发生,蔬菜烂根和黄叶早衰现象不同程度发生。这样的大棚单纯依靠生物菌防治烂根死棵效果较差,应该多措并举,综合预防病害的发生,如高温闷棚结合氰胺化钙、棉隆等熏棚,能有效预防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
调节土壤,避免“连作障碍”
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在反应堆种植层内,20厘米耕作层土壤孔隙度提高一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多,水、肥、气、热适中,对大棚蔬菜地土壤连作障碍有治本的作用。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养分全面,对土壤酸碱度、盐分、耕性、缓冲性有调节作用。
平衡施肥化肥施用不合理,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是连作蔬菜大棚土壤障碍的主导因素。因此平衡施肥是大棚蔬菜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措施。
合理轮作倒茬利用不同蔬菜作物对养分需求和病虫害抗性的差异,进行合理的轮作和间、混、套作,也可以减轻土壤障碍和土传病害的发生。
调节土壤pH值蔬菜连作引起土壤酸化是一种普遍现象,每年对棚内土壤要作一次pH值检测,当pH值5.5时,翻地时每亩可施用石灰50~100公斤,与土壤充分混匀,这样不但可提高pH值,还对土壤病菌有杀灭作用。(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