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积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1+3”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拓展农特产品销售市场,探索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有效促进了该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群众脱贫奔康步伐。
舞起新龙头 朝天产品俏市场
在梓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已去皮、清洗后的莴笋更加鲜嫩翠绿,这些莴笋在流水线上通过切片、高温杀菌、脱水烘干、分拣包装等工序后便发往日本。“今年我们和国外客商签了3.16亿元的订单。通过24小时连续作业,每天可加工鲜菜150吨以上。”该公司总经理胥勇说。
“我们合作社紧盯市场需求,不断壮大种植规模,改进种植模式,所产的蔬菜是供不应求。”平溪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严大琼介绍。该合作社是该区成立最早的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带动,上千户农户成为直接受益人,曾家山蔬菜也远销广州、福建等10多个省市。
目前,该区已建成年种植面积30万亩的高山露地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总产量达80万吨,产值10亿元,菜农人均蔬菜收入5700元。
培育新引擎 特色产业锦上添花
近年来,朝天区深化“户改场、场入社、社联企、企接市”主体培育机制,积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1+3”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每年安排200万元以上,对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家庭农场、农业服务超市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扶持奖励,使每个农业产业发展都有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目前,该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在积极参与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发挥地域和自身优势,全区小水果、藤椒、魔芋、山葵、中药材、冷水鱼等特色农产品及休闲农业顺势而为、呈爆发式增长,累计带动2.9万户发展特色产业,其中,带动64个贫困村5000余户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160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家门前创业、甩掉了穷帽子。
探索新机制 主体与农户实现“双赢”
夏日的阳光下,麻柳乡天星洞村千亩核桃树上的果子已有乒乓球大小,50多岁的刘德通在核桃树下仔细地查看长势,而这些核桃树并不是刘德通家的,他是在“核桃银行”务工。“核桃银行”其实是旺农核桃专业合作社,农户以核桃树、土地入股,该合作社发挥技术优势,帮农民代种、代管核桃树,实行“管护、种植、采摘、销售”一条龙服务,以解决外出务工者无法管护和部分村民技术缺乏管护不好的问题,实行一次性分红。
“不仅增加了乡亲们的经济收入,最重要的是大家转变了观念。”旺农合作社理事长雷海容说,合作社代管了麻柳乡天星洞村及周边100多户的近万株核桃树,通过标准化管理,当年实现产量50吨以上,被托管农户平均增收2000多元。
如今,像旺农核桃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与农户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合同订单、保底收购、季节性用工、土地流转、收益分成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产业链和价值链延伸中分享更多的收益,初步实现了龙头企业原材料就地采购、特色农产品就地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民利益双赢的局面。(郭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