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从“田里种粮”到“土里刨金”
——从夏收看一个种粮合作社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章字数:1830
  高产粮田变身优质粮基地、土地吃上“营养餐”、秸秆变成“香饽饽”……从高产到优质,从过去的“田里种粮”变成今天的“土里刨金”,安徽省庐江县同大镇潘英友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注重种植结构调整,用先进经营理念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活样本”。
  “麦霸”种麦有宝典——粮食增产到一定程度,增幅会越来越小,种优质环保、符合市场需求的好粮是新的努力方向,生态粮、绿色粮是提升种粮效益的必由之路。
  “你看,这些小麦颗粒非常饱满,比普通小麦要高出2毛钱一斤,厂家还直接上门拉货,省心不少哩!”6月14日,笔者来到合作社,看到潘英友正在过磅出售小麦。他告诉笔者,今年一共种植了近2000多亩小麦,其中包括1100多亩的试验田,总产量达到200多万斤,早已被粮食加工企业提前抢购一空。
  潘英友种植的小麦缘何产量高、品质好?他介绍,因为是圩区,土壤含水量大,在种植小麦前,要对土地翻耕至少30多厘米,并开深沟,利于排水。同时,在翻耕土地时将一些玉米秸秆和猪粪一同粉碎翻入地下,充当小麦生长所需的有机肥料,提高小麦颗粒有机质含量。另外,在小麦播种时增加小麦苗带宽度和密度,小麦种子的使用量比普通麦田多出1倍左右。后期,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也要精心管理,及时灌溉保持小麦墒情。在农药使用方面,由合作社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从而达到用对药、少用药的效果,解决用药的盲目性问题。
  2015年,潘英友试验田里的小麦经过安徽农业大学专家检测,亩产量达到1100斤左右,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麦霸”。今年,由于受到前期低温、雨水等不利天气影响,潘英友的小麦产量有所下降,可亩产量仍然达到1000斤左右,比普通小麦亩产量高出200斤。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民种好粮,潘英友成立了种植合作社,目前有1000多个社员,种植面积达了3200亩。
  土地吃上“营养餐”——农谚云: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潘英友认为,当下种地,化肥施用不能避免,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合理施肥、保证产量并降低环境污染。
  从2015年开始,为了提高小麦品质,潘英友就在自己的农场里开辟试验田进行种植。“我的合作社里还养殖着500多头猪,用玉米青贮饲料喂养,产生的猪粪发酵后再当做有机肥料施到地里。”潘英友说,他另辟蹊径,通过农牧循环、过腹还田的新型农业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种植,不但将秸秆、猪粪变废为宝,而且使用有机肥料的麦田,小麦颗粒饱满,有机质含量高,千粒重比普通农田小麦高出不少。
  合作社成立以来,潘英友与安徽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确立了合作关系,请来专家为村里的土地“量身订做”了一套“科技大餐”。从备耕开始,检测土壤成分、选种、选化肥……每一个环节都有农业专家进行科学指导。“小麦生长需要吸收9种大量营养元素和7种微量营养元素,碳、氧、氢等元素从大气或土壤中吸收,其他元素必须通过施肥补充。”潘英友对于小麦的科学种植知识信手拈来。
  自己的田适合施什么样的肥料?说话间,合作社社员倪仁虎来购肥料,潘英友给笔者做了演示,他把一张IC卡插入读卡槽,几分钟后,三袋配方肥从机器“吐”了出来。潘英友说,村里每块地都进行了测土,信息存到这台机器里,你要种啥、需要啥肥,机器就会按方抓药。
  秸秆成了抢手货——一方面田头秸秆“送不掉”,另一方面电厂秸秆“吃不饱”;一边是农民手中亟待处理的废弃物,一边是维持正常生产的燃料。
  在麦收时节,多地烧秸秆曾造成“心肺之患”。而在潘英友的合作社里秸秆却成了“香饽饽”。“前不久,我去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上转了一圈,秸秆从污染源头变成‘绿色宝藏’,不少新产品让我眼前一亮。”潘英友说,他们当地秸秆回收已经比较成熟,主要是为庐江凯迪生物质电厂送货上门。这个草场是去年投入20多万元建起来的,可回收秸秆四五百吨,基本能解决周边群众秸秆存储问题。回收的秸秆,主要销往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周边的桐城、枞阳等地的造纸厂和秸秆压缩板厂;部分质量好的秸秆,打捆后销往周边的养牛场做饲料。
  笔者采访了解到,麦收时节,合作社里加大小麦秸秆及时打捆回收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这些秸秆经过加工后可应用于农业种植养殖、生物质发电、工业产品加工等行业,不仅减少了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还给农民带来了额外收入。
  陪同笔者采访的庐江县农委副主任邓本宜介绍,庐江县有120万亩粮田,农民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秸秆产量大。县里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优势,粉碎打捆做成饲料,发展食用菌生产等。县里对投入秸秆回收的大型机械给予一定补贴,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支持秸秆收购经纪人、秸秆加工企业以及规模养殖场敞开收购秸秆。(杨丹丹)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