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王立刚在猕猴桃果园查看挂果情况 本报记者 梁军锁
陕西省周至县广济镇高家庄村的王立刚是新型职业农民、西安市立刚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现有猕猴桃果园200多亩。
“我家猕猴桃今年秋季能卖个好价钱,并会受到中高端市场的欢迎。”5月17日,王立刚面对采访时自信地对记者讲。
“果子还在授粉、坐果阶段,就这么肯定,凭什么?”记者有些疑惑!
“凭的就是农产品溯源制度,凭的就是规范化生产的猕猴桃质量有保证,消费者可放心消费。若有质量疑虑,用手机扫描猕猴桃果面二维码标签,生产者的信息和生产者管理过程中使用的农资等情况便一目了然了;若有质量问题,生产者想抵赖就难了。因而促使果品生产者必须严格科学管理,对消费者负责,这样生产出的果品,其实就是对自己负责。”王立刚说。
据了解,王立刚从今年猕猴桃授粉开始,每一个生产管理阶段,他都要把相关资料、图片发送到周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以备猕猴桃采摘后在果实上粘贴二维码标签。比如猕猴桃树花期授粉这个管理阶段,他就把授粉地点时间、使用何种花粉、人工授粉操作者等资料、图片上传,以便监管部门和消费者获取信息。
“农产品溯源管理,很多果农还在观望之中。但我经过农广校两年多的学习后,结合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瓶颈,意识到这是加快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互信的桥梁,将会促使果农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接受市场和消费者监督,最终积淀形成品牌,造福广大果农。”王立刚说,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他有理由率先垂范溯源制度,带动大家生产健康果品,推动周至县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再上台阶,健康持续发展。
有社会担当意识,这是农业生产者综合素质提高的一面。用王立刚的话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不但提高了劳动者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劳动者心中点燃了一盏灯,这盏灯照亮了新型职业农民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简言之就是要有阳光心态,用爱心赢得发展。
在发稿前,王立刚打来电话告诉记者,从去年春季开始,他的猕猴桃果园开始实行认领制,每棵猕猴桃树只需交300~500元(产果30~50斤),就可以到他的果园挑选自己喜爱的猕猴桃树,体验农耕和收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