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小麦加工厂,负责人介绍,企业研发了烘焙、冷冻类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不过加工厂也有烦恼:虽然加工厂就在主产区,但每年还得从国外进口不少优质小麦,才能补上缺口。那么,小麦产量这么高,为啥还要进口?
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农以种为先。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选育水平、供种能力不断提升,在促进种植业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变成了结构性供给失衡,个性化、高端需求迫切需要有效供给来满足。新形势下,种什么不能再像过去那么随意,这就对种业提出了新要求。但现实情况是,种业供给和市场需求合不上拍的现象还不少。
“好儿有好娘,好种打好粮”,市场呼吁种业提供品种多元,品质更优,抗性更强,更适应优质专用需求的种子,种业要及时调整步伐,紧跟市场变化。
问题不少种业发展慢半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农业各环节都正向调“优”和调“绿”的方向努力,作为产业最上游,种业不能慢半拍。
当下,种业发展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关键的育种环节,科研机构因成果转化机制不畅,人才激励机制缺乏,一些科研成果挂在墙上,锁在柜子里,没能真正转化成效益;作为市场主体,种子企业本应对市场变化最敏感,但因规模小,投入不足,一些种子企业只充当了良种的“搬运工”,而不是原创者。“育种的不卖种,卖种的不育种”,市场喊话,种业却没有呼应。
打通梗阻种业改革势在必行
一方面,加大对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完善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另一方面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之手的配置作用,做大做强种业,建立完善的商业育种体系。更重要的是从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两方面入手,鼓励科研人员可以科研成果作价入股,给科研人员以股权激励,通过“赋权、让利”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让成果和人才在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流动起来,实现产学研育繁推的一体化。
“春播一粒,秋收万颗”,啃下种业改革的“硬骨头”,破除科研体制障碍,建立分工合理、运行有效的育种机制,把更多优质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民才能收获更多喜悦。(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