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双朝
父亲去世四年多了,他的音容笑貌还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我爱我的父亲,他一生勤劳,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铭记。
父亲一生性格耿直、心地善良、德高望重。二十多年里,他先后担任原生产大队、生产队会计,是众人信得过、靠得住的“红管家”,为当时村上清正、淳朴村风的形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父亲共有姊妹10人,父亲在众姊妹中排行老二,在弟兄中排行老大。爷爷70年代初因病早逝,人常说:“长兄如父”,而立之年的父亲毫无怨言扛下了爷爷交过来的生活重担,与奶奶一起操劳维持着我们这个大家庭,为众多兄弟姐妹的成家立业尽了自己应尽的长兄之责,在当时经济萧条、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出的力、受的苦、经的难可想而知。
父亲一生错过了几次大的人生机遇期或命运转折点,因为父亲从小勤奋好学,谦虚谨慎,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开明的爷爷奶奶一直把父亲供到初中毕业,但是家里毕竟姊妹众多,在靠下地劳动挣工分的特殊年代,父亲最终还是无奈地放下书包,投身到生产队那火热的集体劳动中。
一次是当时邻村缺少一个小学教师,我们村与邻村是一个生产大队,当时大队领导让父亲去到邻村教书育人,爷爷奶奶考虑到当时家里的实际情况没让父亲去。
还有一次是部队征兵,大队领导说父亲是村里品学兼优的,极力推荐父亲去部队锻炼发展,部队接兵干部也不停地动员父亲,希望父亲能携笔从戎,但因为家里负担重、劳力少、走不开等原因,父亲还是未能成行。
从我记事起,家里众亲友在不同场合提到这些与父亲失之交臂的人生机遇时,言谈中均不无遗憾。因为当时顶替父亲去教书的,去参军的,基本都在早些时间“农转非”,吃上了“公家饭”,有了稳定的工作,儿女们也都成了“城里人”。但父亲每次总是很平静地说:“”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父亲勤俭持家,言传身教,对子女严格要求,关爱有加。从我们记事起,父亲总是循循善诱地教导,可以说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即使有时顶撞他或者做错了事情,父亲也会用自己宽阔的胸怀和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我们三儿一女,现在都凭着不断努力,干出了一番小事业,赢得乡亲邻里的赞许。
生者哀悼,逝者已去。父爱如山,亲情永远。就让我们这些晚辈化悲痛为力量,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用实际行动告慰和报答父亲一生一世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