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耿苏强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发病时,可造成50%以上减产,甚至绝收。天气预报显示,4月下旬至5月,我国多地自然降水量或较往年偏多。此时恰逢小麦抽穗、扬花,过多降水易导致田间湿度过大、结露时间偏长,小麦赤霉病或偏重发生。
农业专家提醒,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阶段是小麦齐穗至初花期,农户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实施药剂预防。
多地或将流行小麦赤霉病
“这一段时间,县农技人员经常来到田间,预防监测小麦赤霉病的发生”。4月23日,安徽宿州市支河乡种粮大户魏振民站在自家田头向记者如此说道。魏振民说,受去年秋播期间连续阴雨影响,小麦播期长达2个多月,导致抽穗扬花期也相应拉长。当地农技人员预计,从4月中旬持续到5月上旬,当地小麦感染赤霉病的几率将显著增加。
全国农技中心在近日在山东济南召了开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会议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风险高,流行面积约1亿亩,需防治面积约2亿亩次。其中,江汉和江淮麦区大流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西南大部、黄淮北部、华北南部、西北大部中等流行。
此外,湖北预计,鄂东、江汉平原、鄂北等产区大部4级、局部5级赤霉病发生;山东预测,小麦赤霉病有中度流行风险;四川预计,小麦赤霉病重发生风险高;陕西预测,赤霉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赤霉病要立足预防
“小麦赤霉病要立足于预防,一旦发作,就会造成严重损失。预防小麦赤霉病,农业防治是基础。农户要加强田间管理,开通‘三沟’,做到沟沟相通,明水能排,雨停田干,降低田间湿度,创造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流行的环境条件。”安徽省蚌埠市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站长唐怀坡提醒农户,药剂预防适期为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江汉和江淮为4月中下旬,黄淮和华北南部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西北大部为5月上中旬。目前各地小麦多处于抽穗期,需要从小麦齐穗开始喷施第一遍药,隔7~10天再喷第二遍药,小麦整个穗期用药要达到2~3遍。若小麦扬花期遇降雨、大雾、雾霾天气,须在首次用药后5~7天再用第二次药。目前,多酮、多菌灵,氰烯菌酯、戊唑醇等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农民朋友可因地制宜选用。
同时,化学预防是关键。农户应结合小麦“一喷三防”喷施叶肥,抢晴天立即用药预防一至两次,增强抗病能力。所有麦田在齐穗期和扬花期各喷一次,亩用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克或25%咪鲜胺水乳剂50克或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克兑水45公斤喷雾。